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人上人”观念害了多少人?

(2007-01-23 10:16:02)

一名大学学生工作负责人,拿着一封信找到我。这是一名要求入党的学生写给他的思想汇报,思想汇报中这么一句话——“从小,父亲告诉我,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我应该刻苦学习……”,让他很难平静。

他告诉我,他也是听着这样的话长大的,而今天,依旧有很多家庭用类似的话、类似的观念,教育自己的子女。不独家庭,学校以及整个社会,几乎都是这样的观念:你今天必须吃苦,明天才可能“飞黄腾达”,才能成就为“人上人”。他觉得这句话出了问题,在他周围,成绩好的学生、家庭出身好的学生似乎有种高人一等的优越感,他们甚至不愿意与贫困家庭学生同住一室;来自农村的学生特别渴望成功,渴求未来拥有特权,出人头地,扬眉吐气,让看不起自己的人,仰视自己;所有学生都拒绝去做一些“看上去低层次”的工作,认为这没有社会地位,低人一等。

我们确实一直用“人上人”的观念,教育人、引导人、塑造人。有“人上人”就有“人下人”——在我们的教育中,成绩好的学生是老师喜欢的“人上人”,成绩差的学生是老师讨厌的“人下人”,诸多学校,有快班、中班、慢班,就是典型的按成绩好坏来区分“人等”,让慢班学生自惭形秽,让快班学生享受最优质的学校资源,最良好的“成才感觉”,更有一些学校,为强化这种人等意识,变着法子,以让“差生”向“好生”“进贡”,为好生服务等方式,激励大家争做“人上人”。学校这样做的理由很充分,这样做,才可能让孩子更好地适应未来社会,因为整个社会也是“人等社会”,有权、有钱,有身份、有地位,就是高人一等,就可以享受到“人下人”——没权、没钱、没身份、没地位者——提供的服务,就可以不被轻视、不被漠视,而可以去轻视他人、漠视他人。

笔者记得前几年,有一位上海某大学的研究生,假期回家休假被歹徒杀害,引起了整个社会高度关注,当地居民集中的议论是,以前这里出过凶杀案,从来没有这么被重视过,“死的人是名牌大学研究生啊”。最近,山西煤矿发生的杀害“假记者”事件,众人纷纷讨论的是,被杀者是不是记者,给人的感觉就是,杀了记者事情就闹大了——要是杀的是一个CCTV的记者那更是闹大了——杀一个普通的、没有身份的、没有地位的人,就没有什么大不了的。在人命关天的事情上,我们也这么以死者的身份,来评价事件的重要性,可见人等社会的意识已经顽固到何种程度。

教育子女、引导学生成为“人上人”,反映出我们社会平等意识的严重缺乏,以及由此导致的教育错乱,这两者可谓互相纠缠、互相影响。相对于各种对于每个公民应享受平等的社会保障、社会福利、基本权利的呼吁,今天更多人被教育着去追求特权、然后去享受特权,更多人在既有的等级社会中,用自己的特权,去维系等级生活秩序——当没有成为“人上人”时,无不憎恶这社会的不平等,而一旦成为“人上人”,便变本加利地把过去受到的屈辱,再加到自己面对的“人下人”上,充分体会“人上人”的“快感”——这也正是众多“人上人”迷失堕落的诱因。

“人上人”观念,就这样害了很多人——读书,成不了“人上人”,换句话说,上不了好大学,就可能是失败,就得面对一辈子可能是“人下人”的结局;工作,做不了“体面”工作,就得低三下气,就难以体会到“劳动者光荣”、“用自己劳动赚钱值得尊重”的感觉,更不用说,今天有些“老板”,包括国企老总、大学领导,忘乎所以,高叫“看不惯我走人,想来工作的多着呢!”;生活,不当官、钱不多,就得低眉顺眼,逆来顺受,小心翼翼。

人生来平等。即便社会有诸多不公平,包括制度上、政策上的,以及人们观念中存在的,但我们的教育,应该告诉受教育者,形成独立的、平等的人格,今后去改变不平等的社会局面,而不能为着社会的不公平,去对学生从小灌输“人上人”意识,鼓励大家争当“人上人”,漠视“人下人”。这才是改变社会不平等问题的希望所在。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