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戴卓群
戴卓群 新浪个人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58,928
  • 关注人气:1,903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文明》第一回:林虑,一种在地转译和多重再生的艺术与人文实践

(2013-12-18 21:13:36)
标签:

文化

分类: 文明
《文明》第一回:林虑,一种在地转译和多重再生的艺术与人文实践

《文明》第一回:林虑
一种在地转译和多重再生的艺术与人文实践

策展人:戴卓群
艺术家:白宜洛、蔡东东、何森、侯勇、韩五洲、雷本本、欧阳文东、邱启敬、史金淞、史晶、宋永红、徐小国、萧昱、尹朝阳、郑强

出品人:孙永增
展览总监:刘晨雅

主办:白盒子艺术馆
支持:中华文化促进会艺术展览委员会
鸣谢:林州市人民政府

开幕酒会:2013年12月22日(周日)下午3点
展览时间:2013年12月22日至2014年2月15日
开放时间:星期二至星期日10:00 – 18:00
展览地点:北京朝阳区酒仙桥路2号798艺术区白盒子艺术馆
联系方式:+86-10-5978 4800
更多信息请登录网站:www.798whitebox.com


“文明”,做为一个指向多元开放视野的长期艺术实践构想,原旨在于从文化创造环节介入,邀请艺术家们进入浓缩了中国现实的基层城市单元,通过田野考察和走访的工作方法,立足各自视角展开艺术创作与演绎,进行最具问题针对性的地域历史、社会、民俗风物等同步研究,为艺术项目提供更深入的思想资源,为理解今日复杂的生活和现实提供一个多元化、跨学科的广阔而开放的知识图景。

“文明”是一种在地转译和多重再生的艺术与人文实践,从每一个基层城市单位展开,由点带面,以极为具体和针对性的场域,启示新的价值共识和知识创造可能。探讨全球化语境中真实的地域艺术文化现场,中国当代艺术和文化何以接地气,艺术介入社会具体幽僻的范畴,以真切实在的现场激活空洞苍白的观念空间,多元面向的创作实践和跨学科的知识生产,从历史、传统、现实中映照当下,这将是一个旷日持久的庞大艺术文化计划。

“林虑”是“文明”系列艺术计划的第一回实践,二零一三年九月间,在北京白盒子艺术馆的支持下,“文明”计划的发起人、策展人戴卓群邀请十五位艺术家驱车前往太行山下的城市河南安阳林州市,展开了一次别开生面的艺术田野考察行动。三个月后的今天,艺术家们立足各自立场和角度完成的创作成果将在北京白盒子艺术馆集中呈现。为了使此次计划实现更为多元的面貌和个体化视角,策展人从对艺术家的邀请到创作与展览的呈现都做了十分细致和不同面向差异化的考量,受邀请的艺术家们最终则通过油画、装置、水彩、雕塑、综合绘画、录像、观念摄影等诸多媒介进行表达和演绎。

关于林虑:

林州唐时名林虑县,太行山脉于县西绵亘一百八十里,总称林虑山,由北向南依次叫黄华、天平、玉泉、洪谷、栖霞等山。山势雄伟壮丽,幽深奇瑰,历代多有隐逸者。公元一千二百多年前的晚唐五代时期,中国山水画艺术的开山式人物荆浩隐居于河南林县太行山之洪谷,自号洪谷子,开创以描绘高山峻岭为特色的北方山水画派。荆浩的画风后来由关仝、李成和范宽继承,演变成开图千里的“巨碑式”山水。北宋山水大家郭熙在著名山水画论著《林泉高致》中盛赞:"太行枕华夏,而面目者林虑。"认为林虑乃太行山脉最美之处。

四十多年前,名不见经传的林县因为一条水渠而闻名全国。这条水渠的名字叫红旗渠。总长一千五百公里,被誉为人工天河。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