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九日(上)——走进雷暴

标签:
杂谈 |
分类: 私人文事 |
第一日:6月28日一早出门,武昌这边下着大暴雨。妻子开车送我到机场,她觉得这种天气,飞机只怕无法起飞。参加这次活动,本来是有一点犹豫,因为公事私事太多,却不好推却。前年夏天,新疆作协请我过去,机票都买好了,因为有事,临行的前一天晚上,才改主意,将机票退了。这一次赴新疆采风,并参加王蒙写新疆作品研讨会,中国作协创联部副主任彭学明打电话通知的第一人就是我,董立勃也一再来电话,并早早订好我的机票。所以,说什么我也得去。过了长江二桥不久,发现汉口的地面几乎是干的。原以为会因雷暴晚点的航班正点起飞,让我成为此次活动中,第一个抵达的。在机场见到来接的刘亮程,第一次见面,觉得他比照片显得成熟,上车后,途经乌鲁木齐标志性的古建筑红山宝塔。
第一日:十一年前,第一次去新疆就住在这家酒店,是由兵团文联接待的。那次活动是中国作协少数民族处组织的,同行的有陈世旭和黄济人等。我在英吉沙县买了四把英吉沙小刀,被同行的一位女诗人托运到北京,至今未见刀光剑影。晚上打电话回家,得知才离家半日,武汉就因暴雨成灾。
第二日:昨晚自治区努尔主席(中间那位)宴请大家时一再说,新疆各地绝对安全,大家可放心去任何想去的地方。上午的会上,见到会标上的“全国”二字,忽然心有所悟。一般内地会用“中国”二字来表述。
第二日:6月29号下午在乌鲁木齐市内的红山,谢有顺与岳雯正在交谈的内容,肯定不是土尔其总统居尔,上午也来过这里。谢有顺上午会主的发言很有意思,他说有些地名天生就是艺术,如西藏、云南、新疆,(其实还有青海),有些地名如他老家福建,还有广东广西怎么想也与艺术不相干。他还说过,他有新疆情结。夜里打电话回家,武汉仍旧被暴雨所困。平常送女儿上学一处必经之地,水深达四十多厘米。
第三天:在那拉草原,伊犁诗人张好好事先警告过我,说山里一下雨就会很冷。虽然穿得少,但前心后背都贴着去年开始流行的热得快,气温很低,感觉很冷,还好,没有冻出毛病。铁凝不是笑我抗寒,而是北疆山地草原景色太美了。
第三日:胡平大概要思考了。旷野之上,只有他一个人在抽烟。
第三日:草原上的放鹰老人,不认识身边的王蒙,却认识早已去了北京的哈萨克作家艾克拜尔·米吉提,一再说,读过他的作品。
第三日:花之上就是雪山。前两天这里下过暴雨,所以,气温只有十几度。花儿没有冻坏,我却冻得差不多了,拍了几张照片,便赶紧躲进车里。武汉的暴雨,还没有消停的迹象。女儿在电话说,爸爸不在家,她有点怕打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