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电视节目禁用外语缩略词无异乌托邦

(2010-04-07 13:29:01)
标签:

电视节目

外语缩略词

郑钟海

娱乐

近日,广电总局向央视下发了通知,在主持人口播、记者采访和字幕中,不能再使用诸如NBA、GDP、WTO、CPI等外语和缩略词;对此,央视体育频道总监江和平向记者确认了这一消息,但目前地方台暂时还未收到通知。

 

这事让我想起了去年8月教育部研制出的《通用规范汉字表》(征求意见稿)中,说要恢复51个异体字,还拟对44个汉字“动刀整形”,美其名曰:“调整其写法”。结果一网络调查,砖头漫天飞舞,砸得那些所谓“专家”们差点都能当起“搬砖工”,回家去盖房子了;三字记曰之:穷积极!

 

可以想象和理解的是,广电总局的用心良苦、勇气胆识,非一般机构和部门所能媲美的,肩负“要求在电视节目当中应该进一步规范用语”,师出有名且铿锵有力,可惜的是,民心民意何在?一纸通知,光有一个看似堂而皇之的“责任”之说,显然是说服力不够的;再则,不以民心为任、不以民意为责,岂不只剩一纸荒唐?

 

有人说,若这份文件所针对的是全部外语及其缩略词的话,将其内容延展开去,那么现在人们熟悉的大量英文缩略词都将在电视节目中换一个“本地户口”;对此,更有人戏谑之:索性请把CCTV1台标改成中文“中国中央电视台第一套节目”,再把字号往豪华处放大,将整个屏幕遮盖,拿电视机当收音机使用。玩笑一句,却歪打正着似的直戳“文件”的要害,难道不是吗!挖空心思地刻意规避、屏蔽外文缩略词,明摆着拒绝“拿来主义”,从头到尾地整成一个目无余子的“本土化”,让某些人看着暗爽,在心里阴阳怪气地赞一句“大同思想好啊!”,殊不知此乃乌托邦思想!莫名其妙!地球日益“地球村”化,咱们懂得与时俱进、求同存异,到头来却栽于此:不同国度不同肤色的人尚且能够和谐共存,用于沟通和交流的“文字”却独尊“本土化”,岂不笑话!

 

翻开《现代汉语词典》,在末尾收录了“西文字母开头的词语”,注解说此乃借词和外语缩略语;作为常用的权威的工具书,如宰相胸怀般海纳各类外语缩略词,并以此向莘莘学子晓以教导和学习、明以涵义和道理,怎么到了该“文件”里反而硬要屏蔽和禁用呢?敢情《词典》还不够“规范用语”,抑或是该“文件精神”高人一等,足以凌驾于一切包括《词典》在内的工具书之上?不知所谓!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