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红楼梦》:未成品前的宣传,无异蛊惑宣传!
(2008-07-11 13:58:43)
标签:
新《红楼梦》蛊惑宣传该批郑钟海娱乐 |
新《红楼梦》还未成品,关于它的话题,足以再拍一部等长的“红楼骂记”;尽管如此,它还是不能心平气和下来,一心一意地拍摄,争取早日杀青。他们倒好,隔三岔五地尽玩些虚招,先是抛出几张3D实验景和气氛(空间概念)图,随后一波接一波地曝光红楼人物定妆照,眼下又砸出首批剧照。人们不禁要问了,剧组图个啥呢?学人家民主,时刻跟红迷、观众打报告?还是,搞卖点、整噱头,博取话题?抑或,压根他们就不是安分的主,骨子里耐不住寂寞,要在争议不断、辱骂不停的氛围下进行拍摄?奇乎怪哉。
一再地品读了王小波的《警惕狭隘民族主义的蛊惑宣传》,我才恍然大悟过来,近来种种关于新《红楼梦》未成品前的宣传,无疑也是一种“蛊惑宣传”。何以见得?理由有三:
第一,小波认为:蛊惑宣传不是真话,否则它就不叫作蛊惑,但它也不是蓄意编造的假话,编出来的东西是很容易识破的;这种宣传本身半疯不傻,做这种宣传的人则是一副借酒撒疯、假痴不癫的样子。一针见血,难道不是吗!新《红》的拍摄已是板上钉钉,编造不得,但它的种种“推销广告”从来就没有正经过,无法让人一看就信,几批定妆照一公布示人,几乎没一个人物造型可以让热爱《红楼梦》的人靠感觉靠肉眼靠想象与之对号入座,而是产生了化学般的反应,不由自主地联想到类似《聊斋志异》中的角色中去。这种彻头彻尾的失败造型,既蛊惑了原著,也蛊惑了人心,根本不能表达出原著的“真话”和红迷们的“心里话”;在原著无法抗议,红迷们提出异议或腹诽时,新《红》剧组的嘴脸无不是一“假痴不癫”,从不会就事论事,而是选择了“迂回战术”,拿自己所谓的“创新论”、“考证论”来敷衍了事。抄袭就抄袭呗,哪来那么多“酒话”呢。这回更厉害,他们还打出了烟雾弹,整出一出“泄照门”,义正词严地指责“盗照者”居心不良。一个近乎贼喊捉贼的人,竟在道德伦理的框架里,跟一小偷坐而论道,这不典型的五十步笑百步吗!
其二,小波说:要搞蛊惑宣传,必须有种什么东西盖着脸;对醉汉来说,这种东西是酒。新《红楼梦》剧组该拿什么东西来盖着脸呢?他们扛着《红楼梦》的大纛,原本就足以号令天下的,但扛纛的人,不光是他们这一拨,之前已有举足轻重的87版《红楼梦》,深入人心、根深蒂固,很多观众将之视为最忠于原著的电视剧;所以,他们惟有以“新”来打前阵。何谓“新”?对原著的新解读、新诠释,对人物造型的新妆饰、新定位,对红迷们、网友们实行新民主、新透明度……如此之“新”,到头来,竟是连旧都不如,新期待和新结果发生了错位甚至货不对板,对比先前的宣传,不是蛊惑是甚!酒,是醉汉致醉的一个看似入情入理实则不攻自破的荒唐借口,因为贪杯的本性才是酒醉的根本;难道新《红楼梦》剧组也要效仿此等卑劣借口来蛊惑大众吗!拜托,请拿走你的盖脸布吧,别再哗众取宠,净搞虚招,何不把全部精力用在实处呢!
第三,小波写道:蛊惑宣传必定可以给一些人带来快感……虽然吃够了蛊惑宣传的苦头,但对蛊惑宣传不生反感;不唯如此,有些人还像瘾君子盼毒品一样,渴望着新的蛊惑宣传。其实,这也是新《红楼梦》剧组一而再、再而三不厌其烦地挑起话题的实质思想;换言之,剧组深谙此道,八九不离十地看透了人们的心迹:咱们得承认,包括你我在内,从《红楼梦》打出“新”拍起,在某种情感的怂恿下,咱们会莫名地感到快感的油然而生;正因如此,新《红》的一举一动,咱们都倍加关心,哪怕失望居多、暗伤不少,咱们还是甘之如饴,翘首苦盼它的新的动作,因为谁叫咱们就好这一口《红楼梦》,而目下“豢养”着新《红楼梦》的恰恰又是这拨惟利是图的奸商;如此心计心机,无异狼子野心,天理不容。按这套伎俩规则,毋庸置疑,未来新《红》剧组的蛊惑把戏还会接着上演,甚至还会翻新上场,这不,从效果图到定妆照再到剧照,不正说明了他们的翻新意识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