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云迪彭丹:绯闻仅是“伪事件”而已(图)

标签:
李云迪彭丹绯闻伪事件郑钟海娱乐 |
日前,中国钢琴王子李云迪和39岁的香港艳星彭丹莫名其妙地传出绯闻;对之,25岁的李云迪一改优雅形象,变脸怒斥:“怎么会把我跟中年妇女扯在一起!”并直言“肯定是那位女士(指彭丹)在炒作”。话音一落,被李指“中年妇女”的彭丹回应,矢口否认自己炒作一说,声言自己“根本不知道有记者在场。”……错综复杂的事态发展到如此地步,岂止是一句“乱哄哄,你方唱罢我登场”!
法国思想家巴迪乌认为,与真正的事件相对应,存在一种“伪事件”。无疑,这起交叉了再交叉的事件也是一“伪事件”,不管是有心还是无意,也不管是谁最先挑起的,它都必然将成一焦点新闻,不过人们不会轻易认定是李云迪在自我炒作,反而会以常理和想当然的思维来断定是彭丹所为,但无论如何,这起无厘头、八竿子打不到一起的传闻却会引发了“真炒作”的泛滥。
在这“伪事件”的“真炒作”上,咱们很难估量谁是真正的赢家,但咱们却不难看出个中的晦暗和阴谋。按常规而又颇有争议的设想和大家的本能反应、惯性认知而言,每每所谓的炒作,无外乎为了大力支持另一件与炒作本身无关的大事;换言之,某事引起的炒作,仅为一导火线,而并非主题,正所谓“醉翁之意不在酒”嘛。可从个中来看,以李云迪今时今日的地位和声誉,他压根没有炒作的动机,毕竟刻意炒了,反而遭人厌,但也不能排除她的逆思维,来一招“虚则实之、实则虚之”:即使我炒了,你们也不会往这处想,不妨来个“曲线炒作”。诚然,这应该是个“假命题”,没有成立的前提条件。
但是,相对而言,彭丹的炒作痕迹就似乎重了点,毕竟她的名气仅仅是停留于“艳星”而已,倘若没特别贴上这一“艳星”标签,光看她的五官和上半身,人们多数应该只惊叹于她的“波涛汹涌”而已,一如杨二车娜姆头上的那朵大红花,一旦没了“花”,她的所谓知名度必然“化”为乌有。眼下,尽管彭丹信誓旦旦地否认是自己借机赚点关注度,也否认了偷拍记者是自己事前招来的,但这等解释显然难以让人口服,遑论心服了,毕竟其中说辞越发斩钉截铁,在外人看来就越发的扑朔迷离,也就越发地让人觉得游离在“真炒作”与“假炒作”之间。
再则,退一万步讲,李云迪和彭丹都是清白之人,最终水落石出,证明了他俩是入彀于他人之手,被人算计,拿出来供大家娱乐娱乐而已。那么,从这“歪打正着”的“绯闻”引发的热论和关注,也足以成全了他俩原本不知并无心的另一种炒作;当然,这种所谓的“炒作”,跟那些处心积虑而成的炒作,有着本质上的区别。换言之,这种无心的“假炒作”、“伪事件”,在某一程度上,反而会更进一步地提高他们的上报率和出镜率,要不然,他们就不会急于澄清。要知道,清澄也是一种与炒作同样能引起人们眼球的噱头,尤其是像李云迪这种颇有重量的红人,他们越是愿意澄清,有些人特别是偷拍者越是来劲。
娱乐圈的炒作、做秀,早已是屡见不鲜,具体为了啥、为了谁,有时也是不甚明朗的,咱们从来也不较个真,权当茶余饭后一娱乐、谈资罢了。如今,事态发展到此,不管是巧合也罢,阴谋也行,这事就是如此之简单,而又让人不得不信,哪怕真的误会和憋屈了李云迪或彭丹,咱们这理还是光明正大的,摆在哪儿都不会硌人慌,那就是:凡事得有个度,该了就了吧,别太过了,过了非但适得其反,还落得个人神共愤,别以为自己的手段有多含蓄和高明,七拐八弯、藏头露尾的,赶得上一兵法,不过,当心聪明反被聪明误,捞上的仅仅是一个骂名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