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我记录感动瞬间娱乐/八卦金鸡奖刘嘉玲郑钟海 |
新一届的金鸡下了个双黄蛋,有人质疑此“纯金度”不高,有人揣测“养鸡人”别有用心,为了刘嘉玲硬生生整出个“分享蛋”,更甚的是,有人则抨击说“个中有鬼”,从“传言刘嘉玲封后”到“刘嘉玲果真封后”,不知是有幸还是不幸,这一语还真成谶了,大有高瞻远瞩之占卜。
金鸡还未来,人们七嘴八舌;金鸡飞走了,人们依旧没个消停,甚嚣尘上,纷纷扰扰,可归根到底似乎都是剑指刘嘉玲一人。在我看来,有蛋下总比没蛋下好,更何况是摊上了个双黄的,这几率也是可想而知的。众所周知,“金鸡奖”和“百花奖”是我国电影界规模和影响较大的两项全国性文艺大奖,其重量在任何一个影视工作者心目中,有着泰山般的景仰和神圣般的信仰;别说是获奖,就是挨上提名,感觉都是无比荣光,仿佛一旦沾上了“双奖”的光,赶明儿就真的一鸣惊人或花开富贵了。
估计正因如此,所以,“双奖”的纯洁度和高贵度,才一直让大家所津津乐道、引人注目,总以为“唯一”才是“合理”和“尊贵”的,“大于唯一”就是粗制滥造,就是大有猫腻。每个人对每个游戏,都得遵守它的规则,可一旦规则被打破了,自然会让人不舒服,甚至反感;但话说回来,规则不是人制定的吗!既是如此,“养鸡人”往蛋里注入多一颗“人工蛋黄”,虽说出人意料,但也是情理之中。
不过,这个“人造蛋黄”的过程和手笔,似乎让人更难以接受。话说苏州成了“中国电影金鸡奖永久评奖基地”,与此同时,作为红于香港的刘嘉玲就开始繁忙于故乡了,很多媒体就开始有意无意或蜻蜓点水或连篇累牍地报道“刘嘉铃”和“苏州”的血脉关系,明星效应再一次起到了恰倒好处的神效,于是乎,刘嘉玲名正言顺地当上了“电影节形象代言人、苏州娱乐大使”。要知道,故乡寻觅名人做代言人,不仅不会让人唾骂,没准还凑上了“地杰人灵”的美誉;反过来,名人甘愿成为故乡的名片,不光表现出落叶归根的情愫,也尽可能地体现出了造福桑梓的美德。一举两得,两全其美,何乐而不为呢!
再则,赶上了“金鸡奖”,赶上了《好奇害死猫》,刘嘉铃的提名似乎没什么异议,但此时此刻,央视的某个频道也别出心裁地为之做了个“专题专访”,节目一播放,辐射之广、影响之大,一般地方卫视所无法媲美。这似乎也是一个强有力的“暗示”;暗示什么,既是见仁见智,也是不言而喻。溜须拍马,央视好像没这个必要;锦上添花,这就不好说了,毕竟顺水人情总比勉为其难来得自然流畅些吧。
扯了一大堆,我还是那句话:双黄蛋总比没蛋下强!这年头,艺术要认可,人面、佛面也得顾及,不过,这次“造蛋、炒蛋”的痕迹明显过了,做不到水滴不漏,甚至连自然而然都大欠火候,正所谓“偷吃也得抹干净嘴”嘛。也许下次会更好,毕竟有了前车之鉴,不该穿帮的手段自然会减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