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李宗盛:为娱乐圈而“鸣”(图)

(2007-06-11 22:27:34)
标签:

李宗盛

宁鸣而死

好样的

郑钟海

某活动主办方邀请了老大哥李宗盛做客秀场,意欲让他给“后辈明星”们言传身教一番,激活一下他们蛰伏许久的“明星热情”和“明星欲望”,不料,事与愿违,李大哥开宗明义的一瓢一瓢“冷水”:“我身为选秀的局外人,当然也看这些节目,但我心里最常响起的一个声音就是——你们回去吧!”、“你们被刷下去是很正常的,因为这个行业的要求就是那么高。”……如此一来,不将秀子们浇个“透心凉”,估计“心都凉了半截”是少不了的。
 
李宗盛:为娱乐圈而“鸣”(图)
 

我不清楚事后有无秀子对李大哥骂骂咧咧,媒体对之指指点点,网友对之操爹骂娘,或者索性明里暗里地谩骂之“毒舌”,将他跟柯以敏、杨二车娜姆之辈混为一谈,视之沆瀣一气。不过,就我而言,对李大哥和其言行,我佩服得五体投地,顶礼膜拜,君不见,眼下秀场之层出不穷,秀子之趋之若鹜,无不暴露出一股急功近利的风气,任凭“名”和“利”两个大骗子招摇过市、横行霸道,圈外人或熟视无睹或起哄助威,圈里人要么“为虎作伥”要么“隔岸观火”,一副事不关己之状,殊不知,唇亡齿寒呀!

 

李宗盛:为娱乐圈而“鸣”(图)

 

这会好了,李大哥站出来了,以一种看似倚老卖老实则忠言逆耳的态度,忠告时下这拨浮躁而“愁天下不识君”的秀子们,“当明星也许不是适合你的选择,因为当明星的机会少之又少”。显而易见,这话搁在何时何地,让人尤其是这帮时刻憧憬着明星梦想的秀子们身上,完全是一不中听的逆耳,真正能听进去的估计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哪怕李大哥一再苦口婆心,一再重申“信言不美、美言不信”!

 

不过,听着李大哥这番开诚布公的肺腑之言,让我不禁想起了鲁迅先生在《〈呐喊〉自序》中的一段话:“假如一间铁屋子,是绝无窗户而万般破毁的,里面有许多熟睡的人们,不久都要闷死了,然而是从昏睡入死灭,并不感到就死的悲哀。现在你大嚷起来,惊起了较为清醒的几个人,使这不幸的少数者来受无可挽救的临终的苦楚,你倒以为对得起他们么?然而几个人既然起来,你不能说决没有毁坏这铁屋的希望!”

 

眼下这秀那秀的蔚然成风,举着幌子是说“平民选秀”、“平民明星”,可扪心自问,这场轰轰烈烈、此起彼伏的“平民娱乐起义”,时至今日,谁敢拍着胸脯,嚷嚷自己的热情和精力一如既往,不曾减弱?!面对换汤不换药的众多秀场,谁又敢理直气壮地说,“视听效果”依然耳目一新,振奋人心?!

 

罢了罢了,大家也都别憋着了,打开天窗说亮话吧。毋庸置疑,眼下的秀场无形之中就是一个个“铁屋子”,造铁屋的主人,以各种各样的卖点诱惑着秀子,或者说主人和秀子各取所需,一拍而合,然后秀子们甘之如饴地钻入铁屋,在里面装出一副副酣睡的样子,不料,到最后真正能走出铁屋的“明星秀子”寥寥无几,绝大多数都“闷死”过去了。可如今,就在众多秀子半死半醒之际,杀出一李宗盛,充当起鲁迅先生笔下的那个“呐喊者”,打破了死一般的沉默和沦陷,这原本应是可喜之事,可会否因此影响了秀子们的“安乐死”呢,让他们白白地多承受起“无可挽救的临终的苦楚”?呜呼。

 

屈原曰:宁鸣而死,抑默而生。无奈时下的大千世界,能“鸣者”少之又少,能“为鸣而死”者尤为凤毛麟角;庆幸的是,李宗盛大哥做到了,一“鸣”惊人!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