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应该重新看看80年代大陆娱乐电影

(2008-02-16 16:37:00)
标签:

80年代

大陆电影

文化

写论文时梳理中国喜剧的踪迹,回顾80年代初期的大陆电影市场、以及后来试图生活在张艺谋冯小刚两家影子下的那么多电影人,发现大家其实是一直在探索包含喜剧、历史悬疑剧、儿童剧、乃至科幻剧、恐怖片、灾难片多种类型的,而且也颇有自己的特色。我们小时候看过有印象的就不少,象1982年的《红象》、《应声阿哥》、1983年的《哪吒》(现在查来是戏曲片,看来当时人们看戏、听说书、看书和看电影都是互相补充的,我似乎记得自己当时看完回家非常兴奋,睡觉时特意摆了个姿势是踩着风火轮的,希望能做梦梦见自己变成哪吒,结果还真的实现了,当时的幸福感无法表达)、1983年的《快乐的动物园》(当时把我吓够呛的立体电影,今天查了才发现竟然有姜昆、李文华、孙敬修等诸多儿童教育家啊)、1985年的《野人》(这个电影也把我吓够呛,好像有个风雨交加窗户上的手吧?)、1985年的《夜半歌声》、1985年的《绝处逢生》(我想起这个,是因为我姐当时从城里到县里看我,在日记里曾赐墨正面写到我的才能,即“坐在地板凉席上的妹妹”怎样“眉飞色舞”地把电影故事讲给她听,两年后我到了城里和她同席共处,她的日记就多以抹黑挖苦我为主了)、1986年的《侠女十三妹》(这些片子是受了港片影响呢,还是同时发展的,还没有来得及研究,当时校园侠义之风鼎盛,社会暴力事件也不少,严打似乎也很猛烈,商业倒卖行为还很受谴责)、1986年的《末代皇后》(我老记得名字是《婉容》,因为经常让我骑大马看灯、过河的外公,在电影院门口老是逗我问,这个字写出来象不象吃饭的“碗”)、1987年的《巴陵窃贼》(这个我有感觉,但一直以为是“巴陵大盗”,因为巴陵就是我老家,一个习武的同班同学还在这电影里面出演街头卖艺女生呢,去年我们初中同学相识二十周年聚会我没能去,但电话里听到他们的声音了,就有这个风采昂扬的侠女)。记得当时应该还有个电影《美女骷髅》,前者光是小人书就很恐怖,又有一个电影《阿里巴巴》,音乐还为我们厂里一个职工的女儿唱来作为对她老家上海的爸爸的潇洒描述,后来还被我们用作班级舞蹈配乐的这首歌,不知到哪里去了,以后有空应该好好梳理一遍才是。
 
回忆起来,80年代大陆的录像厅长期播放香港电影,但应该还不算什么主流消费,而张艺谋的《红高粱》1987年在影院公映时,广告词和图片都是极言其神秘、禁忌、“少儿不宜”,真正才是试图以民间风俗、性奇观招徕观众的感觉,与当时还流行的马戏团、人头蛇身表演有点类似,怎么着后来在外面得了个奖,就反倒一枝独秀变成官方主流文化了呢?——我越想越觉得这事非常地有意思。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