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danceinbook
danceinbook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2,674
  • 关注人气:94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以身外身,做梦中梦——兼谈电影是否绮语的问题

(2005-12-14 23:23:47)
分类: 爱到永远
今晚有幸看了火热上演的《电影之歌》,在座无虚席的保利剧院里感慨万千。
作为一部承担诸多使命和意义,同时直接面向市场,风险十分巨大的命题作文,这出剧实在是一个很大很大的惊喜。
最直接的感受是出色的作词作曲、舞美设计、舞蹈编导、流畅叙述,以及苦心经营的戏剧、电影、多媒体的精彩结合。转场、细节、字幕皆十分规范,无拖泥带水之处。表演亦拿捏得当,极少看见过火别扭部分。舞台群像表现虽然较多(个人因此认为非常适合二楼观看),但即使是最小的角色,哪怕一个电影院售票员的呵欠,都很到位,同时由于节奏气氛把握得当,全场两个多小时,亦让人不觉任何困倦(当然,部分历史交代仍略显生硬图解化,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舞蹈中反复使用的东方戏曲、西方现代舞、实验戏剧和百老汇音乐剧因素之结合,以及让人叫绝的多次影像呼应、道具运用、空间转换技巧,融合变化已非常成熟,有集大成的感觉。
最舒服的地方是虚实结合的做法,以人生为实线,电影为虚线(也许,这是做此类大问答题的最佳方案);同时,在我看来,更有李宗盛歌词独特的佛禅意境作为潜在的暗线,通过必要的遮掩、启示、比喻、象征,很自然地把最难表现的民族情怀、个人命运、无常感叹、爱情渲染、电影追求、佛法点化,以不温不火的流行词汇和琅琅上口的跳跃韵脚揉在一起,使不同层次的观众皆能接受,皆有感悟。(注意:是感悟,而不是“感动”或者更猛烈的东西,同时也稍高于“消费”或者太萎靡的东西。创作者适当的间离与潇洒,保证了给观众充分的自由空间。否则,这么充满矛盾和冲突的历史,无论如何表现,都是会得罪一部分观众的。)
整个作品,实在是非常成功的craftsmanship,非用聪明、漂亮二词描述不可。虽然其整体创作旨在针对国内,内容和风格都是“描绘”而不是“探讨”,路数与西方主流音乐剧完全不同,也不可能与《悲惨世界》、《屋顶上的提琴手》等历史性的伟大作品相提并论,作为产品进入西方市场潜力和位置仍待分析,但作为这一时期的中国音乐剧,它已经终于超越了拼盘式的童年阶段,开始进入演故事说道理的少年阶段了。(当然,这里又免不了落入讨论东西方审美观的历史问题。不过如果联想到歌剧,今年错过了《尼伯龙根指环》,这个剧里,部分地方竟让人想起《霍夫曼的故事》,有点意思。——横向对比,比较象的有《梅兰芳》、《老舍》这类传记戏剧,载说载演的又要贯穿历史,几乎已经成为一种创作类别。)
回到一位朋友在上一篇评论里说到的,电影本身是否“绮语”的问题。我想,电影和其他艺术形式一样,都是表达和表现人的性灵的手段。其鱼龙混杂,百花齐放,诱人迷性者有之,但劝人向善亦不少。也许由于其形式的夸张和刺激要求的独特性,一些电影容易让人一时麻醉于本性之外的色相,但作为一种造梦的工作,电影也不失为一种点化之法。《天下无贼》虽然需要靠带着脸谱的盗贼絮叨来惹人发出无数哄笑,同时也在用啃着烤鸭的女贼沉默引人落下一掬善泪。人的沟通要靠不同的语言,书法、水墨、诗歌诚然是,电影、戏剧、舞蹈亦如是。还是亚里士多德的老话,净化。退一万步说,即使不是净化,也比麻将桌洗脚城要好得多的。再者,游戏是人类天性,在电影中游戏,也当是佛祖不致厌看的。
所以,我能否进入电影,目前还是一厢情愿的事,但电影是否有意义,倒是不应该质疑的。从人的诞生之初,再现自己、表达自己,乃至如上帝般再造自己的意识和欲望就强不可当,也是神性或慧根的必然流露。
当然,从本专业的角度来说,今晚看完演出的另一个沉重反思,还是如何让纯表演艺术的创作者亦得到类似雄厚资金、阵容、宣传支持,更好的推出有意义的作品。同时,大制作的风气尘嚣日上,如何让舞台生态丰富起来,鼓励更多原创小作品的出现,让更多人能爱上做梦并且不断在梦境中升华乃至发现自己的本性,也是万分紧迫的事情。——另外,今晚十分惭愧,仍属蹭票入场,如何让小老百姓如我买得起,看得到好的作品,更是长远的题目。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