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三毛不是去学潜水——复岳宸立朋友

(2005-12-12 21:45:05)
分类: 爱到永远
这周起恢复上班,在窗明几净的办公室里效率大增,做了许多有意义的事情。看到岳宸立和其他很多朋友的帖子,深有触动。简单梳理了一下自己的思路,心想也许应该给个回答,并和朋友们一起探讨。先将宸立的原文再贴一遍,主要是针对我计划报考电影学博士的问题:
————————
2005-12-12 18:11:51 三毛没有去学潜水
  我曾为“三毛能写他的荷西,我却无法写下你”写过一篇较长的回复,“晓春不是荷西”,不知道微风是否认真看过、想过。我很难解释自己为什么要写这篇东西,我也很明白以你目前的心境,对于我的看法是比较难以接受的。我只能保证一个朋友的善意,我也只希望微风能看完这篇回复。
  我不太赞同你去报考,因为有二:
  一、晓春纤细和羞涩的性格使他更加专注、更加深切地领悟导演和镜头的语言,更加坦率地表达自己的感受,而他知识上的旁杂开阔了思路,讷言和现实的张力更使他的胸臆以磅礴的气势和华妙的词句直泻而出。他是在评论中感悟生命的灵性,而不一定是深刻。你在大山子的活动中说他与浅薄作斗争,其实那是勇者见勇。你坚强的性格和组织能力可以是他最好的支柱,物质上或精神上的,但却不一定是他最好的后来者。
  二、纪念的最好办法是尊重他的世界,而不要踏入其间,不然你会面临一种困境:是做他的模仿者还是超越者?而无论模仿还是超越,都会成为一种新的创造,是你的而不是晓春的。晓春追求的是在微妙中见华美的个人感悟,那是一种自我的极至,别人可以意会,甚至难以意会,插足只会打断这种灵动。另外,就象女人的美丽背后有很多必要的隐秘一样,在这种灵动的背后,也会有很多也许你自己都不愿意看到的艰辛、困惑、痛苦和妥协。要欣赏灵性,何必要了解那些磨练呢?在心里,把他的世界视为圣地,把他的成就视作无法企及的高峰,献上一束鲜花,在他注视的目光下走自己的路,实现自己的价值。
  你本来就有条自己的路,你已经走在上面了,其实在纪念过程中也有所显露,只是还不够清晰,正如船上的格瓦拉。所以我建议你问问自己,是在晓春如同流星般短暂而璀灿的成就后面写个续,还是在它旁边书写自己的绚丽?
——————
首先真的很感谢宸立兄如此贴切地描述晓春的文字与性格,单凭这些,我想晓春会格外高兴曾经有过这么懂得他的朋友,真的。
我也非常开心宸立兄一眼能看到晓春和我在一起原来的状态,那种里应外合,互相支持,欣赏爱慕,心疼依恋,同时互不干扰的关系,我们称之为另一半。
即使永远懊悔未能照顾好他,未能挽留住他,未能做一个真正完美的妻子,我仍相信他会原谅我,继续一如既往地爱我,包容我,保佑我,在永恒的另一端等候和接纳我。
而既然要在短暂而漫长的此岸继续我们共同追求自由的承诺,我知道,以自己的性格,
我做不到,将我们这种关系的延续,停止于一般的纪念层次。
我做不到,只将他作为一个静止的过去来祭奠与怀念。
我做不到,只将他的精神状态作为一种不可企及的高度来仰慕。
我做不到,自己的未来和他越来越远,只能在彼此的观望中黯黯告别。
我做不到,停止爱他爱过的东西,例如电影,例如生活,例如父母,朋友,整个世界。
我做不到,压抑扭曲放弃他爱过拯救过的自己,而堕落成另一个平面静止单调浮华的人。
我只能做到,以自己的能力和角度,来继续接近和呼应他丰富的精神世界。
继续以平常心和他对话,包括各种聆听,争论,坦率和玩笑。
继续爱他的强大和脆弱,爱他身上所有的神性和人性。
继续爱他单纯的善良的投入的姿态,并且愿意称之为“斗争”。
继续学他如饥似渴地求知与付出的习惯,并且让它也成为自己的一部分。
继续走他未能走完的路,并且让这条路和我自己的路结合在一起。
我们对上帝发过誓的,我们的灵魂必须在一起。他的影子会留在我身上,留在我做的每一件事里面。而同时我们又都不是彼此简单的映射、抄袭或者攀比,因为这不可能,也没必要。我们都在成长。自己每天必然在不断地变,而他每天必然也在不断地变。我的世界和他的世界,本来就是一体的变化的,只有这样的互动,才会让我们共同的世界更美好。
我们继续的爱情,也许没有了曾经的疯狂与执着,也许不能如现实一样鲜活与猛烈,但,无数清凉的感应与默默的祝福,特别是绵密的思考与创作的延续,仍然会诞生更多的惊喜和乐趣。
而这里面,就必须有电影。
吴冠中说,他在黄山里面找石涛,在圣维克图瓦山里面找塞尚。
而我,必须在电影里面找他。
或者反过来说,因为他,我继续去找到电影。
在各种各样的电影的梦境里面,继续我们的世界。或者,共同忘记我们的世界。
这不是执着或者勉强,我感到幸运的是,学习电影对于我本质上仍然是件顺理成章的事情。其实一直以来我最关注的,主要也是戏剧、文艺、文化管理等方面的问题。同传翻译,不过是一种学习的乐趣和谋生的手段而已。我们的兴趣同根同源,气脉相通。虽然我的积累和基础不够强,可能比一般人甚至都弱,但我有自己在综合组织等方面的特长和落点。
对电影,之所以我还不熟悉的部分原因,倒正好在于当初知道他已经做得很深了,所以干脆什么都不记,只是凭爱好享受电影的乐趣,不再去费任何功夫学他已经学到的东西——也象你说的,这一半何必踏入另一半的世界?
可是现在那一半飞走了。习惯了挑两桶水,其中一个桶突然空了。
要不失去平衡,只能用新的水来倒满那个空桶。虽然这里面的水,不可能是一样的。
我承认自己的笨拙与粗糙,包括驾驭文字的限制。我进入电影的方式永远无法和他一样。但是通过学习,通过借各种外力的帮助和敦促,通过和自己原有知识结构的契合和拓展,也会产生我自己的东西。也能在这些东西里面,或者外面,继续配合和支持他的梦想。这样,才能让我自己的心熨贴,舒适。
 
也许我从小就有天才情结,因为知道自己不是,所以加倍珍惜与天才在一起的时光,并发愿为他们做最朴实的铺垫工作。——电影领域,也是如此。具体如何铺垫,需要在自己进入的基础上,边学边看。但凡学进去了,有了感悟,总会有点东西。这点,我有信心。而且,近来的观察,电影领域的许多做法,完全可以成为文化艺术领域的模范,比如保护发现鼓励原创,商业和艺术两条线发展,艺术生态多样化,产业价值链的运作,等等。这里很多想法,一天天都正在成熟,或许过于宏观,或许需要更多印证和行动,但我知道,一定能找到适合自己的用处。
居里夫人在丈夫车祸去世后,靠无比的坚强完成了两个人的事业。我也许没有居里夫人的造诣,不能在文字和电影的本体上,做到将他延续或者发展。但我至少相信,我可以学居里夫人的毅力,在相关的领域里摸索和试验,自己积累的同时,努力为其他天才铺路,相信总会有所作为。
 
三毛可以不去学潜水,但是,她可以去养鱼。——是不是?
 
昨天专门去问过上师,该念他还是念佛。
上师说:念佛时候,便是念他,便是为他加持。
念他时候,顺其自然,去除贪痴难过,只余祝福美好,便也是念佛。
——都是一心。有情也不是挂碍,无情也不是冷漠。考上,考不上,学多,学少,有为,无为,都是为了这颗心,顺着戒定慧的正道走下去,尽力而已。阿弥陀佛。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