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遥远的她――张学友

(2001-02-22 12:54:49)
分类: 王崴随笔
遥远的她――张学友
 
    让晚风轻轻吹送了落霞 我经已习惯每个傍晚去想她
    在远方的她此刻可知道 这段情在我心始终记挂
    在这半山那天我知我知快将要别离没说话
    望向她 却听到她说不要相约纵使分隔相爱不会害怕
    遥遥万里 心声有否偏差 正是让这爱试出真与假
    遥远的她 仿佛借风声跟我话
    热情若无变 那管它沧桑变化
 
    但这天收到她爸爸的一封信 信里面说血癌已带走她
    但觉得空虚的心仿佛已僵化 过去事象炮弹心中爆炸
    在这半山这天我悲痛悲痛不已在胡乱说话
    夜雨中 似听到她说不要相约纵使分隔相爱不会害怕
    人无觅处 心声有否偏差 正是让这爱试出真与假
    遥远的她 仿佛借风声跟我话
    热情若无变 那管它沧桑变化
    遥远的她 不可以再归家 我在梦里却始终只有她
    遥远的她 可知我心中的说话
    热情并无变 那管它沧桑变化
 
港台文化似乎永远应和着一种迅疾的节奏,人事匆匆而来,匆匆而去,难得驻足。歌曲就更是如此,四五分钟的曼妙里,多的是草草写意的抒情,是游离变迁的幻梦,相对而言,叙事性的歌词少得可怜,叙事性的歌曲而又能唱得红、传得广、赢取殊荣的,更是少之又少。
 
《遥远的她》便是其中异数。
 
这支歌从头到尾其实只讲述了一个凄婉的故事,一个等待与思念,生离与死别的故事。歌曲的第一段仍保留了传统的抒情风格,似乎只不过是歌者自己思念爱人时的浅吟低唱而已。然而,“这段情在我心始终记挂”,这种收结式的语气,已经隐约给人了一丝不祥的感觉。果然,第二段开头两句便如重锤击落,“但这天收到她爸爸的一封信 信里面说血癌已带走她。”,精致的诗句突然转为平白的口语,没有修饰的痛苦最让人心碎。
 
“遥远的她,不可以再归家”,更多的话已经不必再说。爱人一去不再回返,不是心意多变,不是楼台深锁。人世间的障碍或许还有摒除的一日,唯有人鬼殊途,幽冥永隔,才是可以让人发狂的绝望。她没有了,不在这个世界上了,不存在了,找不到了。你可以攀上最高的山峰,可以潜进最深的海底,你可以去到世界上一切人迹罕至的角落里去,但是有一件事情你永远做不到――你永远无法再次找她回来。
 
“永远”,这个情人盟誓时经常使用的词汇,从来没有人告诉过他们,这两个字的真正含义,不是属于生,而是属于死。正是死,使刹那成为永恒。
 
所以歌手只能继续哀哀地宣告:“我在梦里,却始终只有她”。在死亡面前,这两句话只剩下一种姿态的宣示了。一首歌的时间只有五分钟,一生一世的年华却漫长得让人绝望。他做得到吗?有人做得到吗?“热情并无变,哪管它沧桑变化”。这句话在今天被我们简化为“真爱无敌”。然而死亡却并不想与爱情作战,残酷的死神,它只带走爱人便心满意足了。
 
死亡不是爱情的敌人,死亡是爱情的照相师。死亡把爱情最美的一瞬留下来了,留在心中,留在纸上,留在歌里。生离死别是爱情的传统主题,从古希腊的阿波罗与月桂树,一直到勃朗宁夫妇让整个世界为之心折的故事,几千年来一直在赚取我们的眼泪。或许这就是人类一直苦苦追求的两件东西吧:真诚的爱情与永恒的生命。艺术世代以来的两大主题,在这些眼泪里融为一体了。
 
《遥远的她》荣登1986年香港十大劲歌宝座,从此,张学友的天王之路便一发不可收拾。从此他的歌里仍然等待,仍然伤怀,仍然落泪,但却再没有唱过一首歌,象《遥远的她》那样简简单单,那样平铺直叙。那首歌,象歌里的那个女孩一样,留在遥远的地方和遥远的年代里了。直到有些时候,当我们偶然拿起一张旧唱片放在唱机上,然后心就被那根生锈了的唱针狠狠地刺了一下。也许这时候我们会想起许多年前的一个誓言,一个“但是我心里,却始终只有她”的宣誓。于是命运就用这种方法提醒我们:这个世界上总有一些东西,值得永恒。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