郎平那些旧事儿
(2013-12-19 18:22:48)
标签:
郎平女排排球体育 |
分类: 体坛博弈 |
作为一个看着五连冠过来的老球迷,我也聊聊自己对郎平当运动员时候的一些回忆。
郎平的地面能力在81年时候的确明显不如队友,而在83年开始作为和张蓉芳唯一留下的81年一批的老主力,她的地面能力提高了很多。84、85年她基本上被世界排坛认为是一个全面型主攻手,当时阿科斯塔和山田重雄等就评论,郎平现在(85年)是靠“球皮”(技术和经验)打球,也是暗示她的强攻已经不复当年能力。好像是阿科斯塔(还是山田重雄)当年也曾经说过,在路易斯面前,郎平的进攻可以说是微不足道。这些评论都出现在国内媒体采访中。
很多人诟病郎平的发球,81年时郎平发球出界的确比较多,发球威力也不大,每次发球我们都担心郎平又要出界了,大家开玩笑说郎平力气太大,发球老出界。但是这并不等于郎平发球一直就像81年时候那么差,85年打世界明星联队中她的发球破坏力比过去强了很多,而且发球属于中距离带有一些侧旋的大力球,对手接了比较容易后飞。但是90年对苏联决赛时最后一局发球出界,的确是一次很大的遗憾,记得我们当时都叹气,她居然又重复了81年的低级错误,获得银牌的时候,郎平脸上毫无悦色。
至于她的防守,看看85年世界女排明星联队,她如何单手救起老路的斜线进攻就知道她到底行不行。当时的世界排联主席阿科斯塔在赛后还专门赞叹郎平的地面功夫,可以去搜搜报道(我当时是看到国内报纸报道)。
一传如何郎平的确保护地面的面积不大,但83年起她的一传还是达到了相当高水平。袁伟民83年之所以留下侯玉珠,就是因为在训练中,侯玉珠居然发球能把张蓉芳郎平这两个老队员都发飞了。这是当时国内有报纸报道,可见郎平的一传能力在老袁眼里也并不差。
当然郎平在老女排中,的确也不是队内一传防守能力最好的,这要客观地说。因为她的主力作用是强攻,她的扣球次数是相当多的,85年世界杯她的扣球次数比老路多了66次,比卡波特多了将近一半的扣球次数。可见她的劳动量是当时所有主攻中最大的。以上数据,是我在85年世界杯后当时在国内媒体上看到。
郎平回忆录中说90年回来后弹跳比过去更高,有人说这是纯粹胡说八道。当年记得有媒体公开报道。郎平90年回归女排后,的确弹跳居然比过去更高,甚至可以双手抓住篮圈,我记得很清楚这是当时报纸报道的内容,因为大家都觉得挺意外。但是报道中同时提到,郎平的体力的确不如过去了,因此当年的主攻李国君又在训练之余,自己偷偷在练后排进攻。当年李国君在上海女排打国内甲级联赛中时不时使用后排进攻。只不过90年世锦赛,李国君也没有机会使用后攻。毕竟当时的观点是后攻不适合中国女排,而且李国君是郎平的替补,郎平后来比赛中的体能问题没有大家想的那么严重,因此我记忆中90世锦赛郎平极少被李国君换下去休息。
至于90年郎平的弹跳数据,说实在以郎平在世界排坛的地位和在国外多年职业操守,也没必要在回忆录中专门为自己在90年的弹跳数据来贴金。既然她在回忆录中这么说了,我相信她说的是真话。
天下没有完美的排球运动员,郎平不是,阿塔不是,芭芭拉不是,老路不是,小鲁不是,托雷斯不是,白井不是。大家不必乱捧,但也不必乱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