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海外房产税政策的征收目的和方法

(2010-10-28 09:09:48)
标签:

房价

房产税

房产

房奴

财政收入

分类: 政经商银

最近国内房产税即将出台,一种说法是房产税的目的就是为了打压哄抬房价的炒作,一种说法是房产税是为了让地方政府有了一个稳定长期的收入。再次不妨看看海外如何征收房产税。

 

在美国,房产税的征收,第一个前提是因为美国房地产的土地是购房者永久拥有。既然用了当地的土地,那么购房者必然要享用当地的基础设施如道路桥梁、中小学学校、社区服务、医疗及福利机构等。因此购房者必须要缴纳一定的房产税。

 

在美国州政府下属是郡,然后是城镇。因此税负是交给当地郡和城镇政府,不是上交给州政府(相当于中国省政府)或者美国的联邦政府(相当于中国中央政府)。因此从国外收取所得税的目的来看,首先基于是当地政府收入的需要。

 

房产税是不能上交给州政府或联邦政府挪为他用,而是必须用于当地社区的基础建设、福利设施和中小学教育。由于美国社区政府实行全民选举制,当地社区政府对于税赋的使用必须透明公开,社区老百姓可以监督政府在使用房产税等方面的行为和标准。对房产税的任何改变或对其使用的改变,一般都要通过社区与城镇政府讨论后才定。

 

城镇的各个区由于情况不同,社区的房产税征收比率不同。一般来说,如果没有中小学学校的社区,房产税的比率较低,而有中小学社区,房产税比率较高。排名好的中小学社区,房价相对较高,长期保值能力好,房价上升空间更大。

 

美国房产税里有两大因素,房产估价和税率。这两项都是由政府机构定的,有权收房产税的政府机构包括郡政府,市政府,和学区。他们征收郡(county)税,城市(municipality)税,和学区(school)税。一般所说的房产税,是这三项税的总和。这三项的比例,一般是1: 1: 5 。以学区税最多。房产税是公共教育开支的重要来源。美国社区中小学公共教育的费用不菲。这是由于美国社区学生上公共教育机构是完全免费,学校也没有什么创收之类的项目。除了教育费用,学校要负责校车接送学生,并且提供一顿免费午餐给学生。

一般美国的房产税征收的百分比是1-2.5%之间。如笔者所居住的新泽西州,在一些没有校区的居住区,一般房产税也就在1%出头,而在校区好的社区如普林斯顿等,房产税超过2%。

 

至于计算房产税的房子价值,一般来说,房产估价远远低于实际房价。一般只将估价定为市价的75%甚至只有房产市值的一半。有些高端房产的估价和市价比甚至可以低到40%。此外,房产税可以抵扣个人所得税的收入起征点,从而减少个人所得税赋。

 

在经济衰退期间,或者为了减少老人负担,一些地方政府每年还会实行年终房产税的部分退税政策,以照顾低收入购房者和老人。这也是当地政府鼓励老百姓买房的一种手段。

在中国大陆附近的香港,购房者的土地使用权是99年,由于土地不是购房者永久拥有,因此香港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房产税,而是一种类似房产税的税赋叫差饷。差饷的计算是根据每套公寓的市场年租金乘以5%的差饷率。港政府有专门的政府机构计算香港各区的租金(差饷物业估价署)。

 

与美国地方政府一样,香港政府也会实行差饷宽免退款。由于差饷金额很低,对于普通香港人的收入来说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即使对香港政府差饷收入也影响很小,差饷收入只有港政府收入的5%而已。

 

无论是美国的房产税还是香港的差饷,其目的是为了增加地方政府的收入,房产税都是用于当地城镇地区的公共设施的建设与维护,因此税负的比率和计算方法长期稳定,不会对房价起落产生任何影响。因此海外的房产税政策根本不是用于调控房价。

 

虽然中国的房产税政策尚未出台,按照目前中国房产市场情况来看,靠房产税来压制房价其实是天方夜谭。首先开发商也好、炒房者们也好,他们手中房子的利润空间非常大,按照北京当地一些炒房团来看,他们买房子的成本和市场房价差价巨大,实际利润空间至少在40%以上。因此,区区1到5个百分点的房产税对他们的利润空间和成本的影响极小,根本遏制不住炒房行为。

 

世界范围内来看,没有那个国家政府是通过房产税来调控房价的,征收房产税的真正目的就是增加政府财政收入来支付对社区公共设施的建设与维护。而且往往在经济不景气或者税赋多余的情况下,将房产税退还购房者。

 

而中国征收房产税的目的虽然目前众说纷纭,声音最响亮的就是想通过房产税来压制房价。其实,即便开征房产税后房价有所降低,这也是短期效应,不会持久。长期来看,中国征收房产税根本起不到控制目前房价的作用,其结果最后是让地方政府多了一个长期稳定的财政收入点。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