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月饼品味道
(2010-09-21 09:27:45)
标签:
月饼中秋杂谈 |
分类: 生活感悟 |
一年又到中秋。记得出国留学那几年,在美国所有的中秋节都在当地华人圈子里过,大家热闹地吃着月饼,心里念着万里之外的家和亲人。月饼口味如何,其实已无所谓。江月年年在,照得离人归。
什么时候第一次吃月饼,正是江月何年初照人,已经记不清了。我小时候对月饼的第一印象,不是月饼的味道,而是怎么切月饼。
记得一天,祖母从一个漂亮的大方盒子中,拿出一块做工和色泽类似家里红木家具式样的、厚厚的饼子,叫“月饼”。看样子油光锃亮的,很是诱人,当时禁不住伸手拿过那饼子准备往嘴里送,被祖母一声喝断:“天下哪有这样吃月饼的,那么大一块月饼往嘴巴里送!吃月饼有吃月饼的规矩。”
祖母拿出一小巧的瓷碟和一把小餐刀,一边切着,一边对我说:“这个月饼要切成八份,这样,先十字切,再斜切。”祖母手下,那块漂亮的月饼整整齐齐地、均匀地被切成了八份。祖母命令我去洗手,并叫来了祖父,我帮着把边上三个镂空红木圆凳拉过来,三人围着客厅中的雕花红木圆桌坐好,不知为何,当时心里有些莫名的兴奋,觉着这个场面挺隆重的。
祖母把这一碟切好的月饼放在红木圆桌上,给每人发了一个小碟,并拿出牙签来,对我说:“用牙签这样叉着一份月饼,慢慢吃,别一口吞下去,慢慢一小口一小口咬着吃,别吃得一天世界、外头桌面和地上全是粒粒屑屑的”。
祖父接着说:“好的东西,要慢慢觉地品味。你看品尝的‘品’字,就是三个小‘口’,所以‘品’就要格能样一小口一小口,慢慢嚼嚼,不要像饿死鬼那样囫囵吞下去”。
我小心翼翼地用牙签叉起月饼,学者祖母祖父的样子,把这八分之一月饼小小地再咬了一小口,装模作样地慢慢嚼着,祖父祖母点头笑道:“格么吃像话”。
那天生平的第一块月饼是什么滋味,我是一点不记得了。倒是第一次学会了切月饼,还学会了“品”,就是那么一小口一小口、细嚼慢咽地。如何切月饼、品月饼,成了我对月饼最早的记忆。
几年后,我父亲一位同事来家做客,送了一盒月饼。拆开后,热情的客人拿起一个整月饼,直接往我嘴里就塞,吓得我魂飞天外,立刻下意识地举起两只小手,拼命挡着眼前突如其来的大月饼,歪着嘴巴一个劲儿往后躲,差点把客人手里的月饼给弄掉地上。
直到今日,我还是这个习惯,每次吃月饼,总是先切成整齐的几份,然后小心翼翼地品着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