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影评】世纪经典 - 阿凡达 (评级******五颗星)

(2010-01-14 10:30:04)
标签:

阿凡达

影评

电影

卡梅隆

三枪

张艺谋

娱乐

分类: 影音娱乐

评级:5颗星(强烈推荐)

 

昨晚和太太去看了3D原版的美国电影“阿凡达”,在看过张艺谋令人作呕的“三枪”所谓娱乐大片后,终于看到了一部堪称世纪经典的巨作,前后反差之剧烈,令人无法言表。

 

阿凡达给与中国观众的,正是中国电影无法给与中国观众的 - 视觉创意 和 情感共鸣。

 

视觉创意方面,不少人挖苦说,导演詹姆斯卡梅隆抄袭电脑游戏魔兽的创意。这又有何妨?为何卡梅隆把电脑魔兽变成了电影,而电脑天才们没有?行业间的借鉴有何不可?

 

其实借鉴的又何止是电脑游戏。里面的怪兽,大家可以看到现实中的马、鱼、巨木、灭绝的恐龙、民间传奇的奇花怪兽等等。音乐上,卡梅隆毫不掩饰地借鉴了非洲土著的旋律,配以雄浑的古典乐队、摇滚节奏、和人声合唱,相得益彰地配合情节和人物情绪的发展。在土著人民的外形上,有黑非洲的外形,土著领袖有印第安人的高颧骨和深邃眼神,土著的辫子照搬清朝国人。甚至星球的名字潘多拉,是照搬古希腊神话中的人物名字,并赋予电影潘多拉神话的深义。土著的生母爱娃,是来自圣经的名字。悬空山峰的错落有致,似乎看到了中国山水写意的痕迹。星球上多个月亮的造型,无疑来自当代天文宇宙学开拓性的发现。即便是现代化杀人武器,也是有迹可循。等等此类的借鉴痕迹,影片中到处可循。

 

卡梅隆根本没有掩饰自己是借鉴了很多其他文化和行业已有的东西,他毫不客气地一一搬来,融会贯通,化为己有,创造出一系列瑰丽辉煌的潘多拉星球的巨幅长卷。

 

那个时代,地球已经被人类的贪婪,剥削殆尽。来自地球的男主人杰克的意识进入并化身土著的身体之后,他惊诧于潘多拉星球光怪陆离的轰鸣成群的野兽以及目不暇接、无穷无尽的奇木异叶,穿梭于土著对圣母爱娃浑厚的祷告歌声之中,影片将现代科技、原始部落、恐龙时代、以及星际幻想完美地结合。

 

当土著身体的杰克与土著公主分别驾驭五彩飞龙依兰卡飞舞在悬空的山峰、苍崖谷木之间,古老的部落合唱与大乐队的和声,回荡在潘多拉一望无际的大地。看到这里,我已经忘了3D效果,忘了身在何处,呼吸与心潮澎湃激荡,全身心完全与飞翔的男女主人公一起。此刻,影片景物、音乐、人物、情节融化一体,水乳交融,只希望眼前一切持续下去,此刻的感受永不终止。

 

然而情节还是要继续。卡梅隆没有重复好莱坞的外星人入侵地球的模式。他很聪明地发其道而行之,这里,贪婪的入侵外星人是人类,是白种人。潘多拉的土族们成了现代文明和科技的牺牲品,女科学家格蕾丝、女飞行员、以及杰克等人对土著和潘多拉星球的保护以及同情,最终难敌人类对潘多拉超导矿石的贪婪。

 

欧洲殖民者对美洲土著的残杀历史,被卡梅隆引用到了故事之中。这是人类历史上对土著文化灭绝最残忍的记录,无论是美洲的印第安人、非洲的土著、印度次大陆、东南亚、还是古老中国等地区的人民,历史上都是深受殖民统治和灭绝屠杀的受害者。其中,美洲的印第安文化因此几乎消失。卡梅隆将这段历史,用最简练、最直接、最血腥地展现在观众面前。入侵者在高科技下的狂妄自大、带着种族歧视的恶言,几乎是过去和当代美国政府“非我即敌”的帝国心态的展现。

 

惨烈的炮火之下,哭泣奔逃的土著人狂呼着,绝望地看着自己的家园被毁灭。3D动画制作的土著人眼睛里的泪水,如此动人逼真,观众彻底忘记了鼻梁上的立体眼镜,影院里不时听到微微抽泣的声音。杰克不顾土著人对他的巨大误解,和科学家格蕾丝冒着生命危险回到了土著人之间。尽管敌人拥有可怕的高科技武器,而土著只有弓箭、飞龙和马匹,但为了维护自己的家园,杰克和土族们决定死战。在浑厚悲壮的音乐中,杰克和土著领袖双双挥臂高呼:“他们不能夺走我们的家园”。

 

杰克驾着魅影飞龙,他领导着潘多拉星球所有的土著部落,驾着飞龙、骑着快马,与现代入侵者的炮火,展开了一场生死与共的史诗般的大战。影片中的战争,充满了危险、巨大的牺牲、无边的痛苦,导演丝毫没有掩饰战争的可怕,而是入木三分地描写了正义与邪恶之间对决的恐怖、无情、和痛苦,甚至片刻的绝望。

 

虽然现实历史中的印第安部落惨败在欧洲白人的枪火之下,卡梅隆制作的阿凡达却改写了战争的结果。评论者可以批判这样的结尾安慰效果大于批判意义。但是,在今天地球环境日渐恶化的今天,当国家之间在地球环境和经济利益之间屈服于内心的利益之际,人们需要绿色环境取得一次胜利,哪怕是假想的。

 

导演卡梅隆说过一段关于电影制作的话,其大意是,电脑特技效果等等,只能是辅助手段,电影的成功,在于人物和情节。

 

看完阿凡达,只有一个简单的结论,一部世纪性、里程碑式的经典影片诞生了。对比阿凡达和三枪,只能说,中国电影,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