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中国女排需在身体素质和技术上同步提高

(2009-09-22 15:59:47)
标签:

女排

排球

体育

身体素质

分类: 体坛博弈

现在,中国女排和男排,最大的挑战是如何在身体训练上缩短与欧美的差距。我们现在快不起来的一大原因,就是身体素质训练手段落后,男排如此,女排也如此,个子越高,训练技术时对身体素质要求也就越高。欧美高大队员之所以比我们中国女排一些队员灵活,主要原因就是她们的身体素质基础好。所以如何提高中国女排队员身体素质很重要。

 

说到弹跳高度,除了老古巴的白金一代令人咂舌的弹跳之外,就连陈忠和时代的七仙女,身体素质比过去任何一代中国女排都要出色, 2001年时,这批队员平均弹跳达到了3米15,这在80年代90年代的中国女排队员中都是比较罕见的弹跳高度。其中弹跳超过或在3米20左右的就有赵蕊蕊(327),刘亚男(321),李珊(320),杨昊(319),张静(324),张越红(325),王丽娜(319)。就连冯坤(315)和周苏红(313)的弹跳高度也是相当可观了。在中国女排历史上是前所未有的。所以七仙女能够冲顶两次世界冠军,身体素质和高度的明显提高是主要因素之一。2004年如果冯坤的拦网不能遏制1米94的索科洛娃,奥运冠军是谁很难说了。

 

至于泰国女排,从她们的发展趋势也看出了世界女排发展的总体方向。泰国早先是学习老中国女排打法,最近这几年融入了欧美的战术后排进攻。因此,在泰国身上,同时兼具了老中国女排的一些战术和现代女排的立体战术进攻。从打法上,泰国女排的进攻花样是目前世界女排中最丰富的,比巴西都要多。这主要在于她们身材不高,和五连冠的中国女排身材差不多,所以她们完全可以继承当时老中国女排的一些战术组合。加上老中国女排所没有的后排进攻,构成了现在泰国女排比较独特的打法。

 

泰国女排的这套前后排结合的战术进攻体系,也是我们一直期望中国女排能够打出来的。

 

对于身材高大的巴西来说,泰国女排的有些打法已经不适合高大队员的跑动,因此巴西简化了一些前排战术进攻。然后巴西充分利用自己的弹跳、高度、滞空和力量优势,拦网上即不怕亚洲的快变,也不怕古巴俄罗斯的高点,才有她们如今的成绩。很多人说巴西的队员也不高,但是不要忘了,同样身高的殷娜、李娟、楚金铃等中国主攻,在综合身体素质上,根本无法和巴西的几位比较,甚至不如巴西身高才1米78的萨萨。王一梅虽然高度力量有了,但速度灵活性方面远远不能和巴西相比。这又回到了身体素质训练的重要性上了。

 

至于中国女排如何走,我同意楼主说法,我们必须在高大化同时,做好快速、立体、力量、地面技术的均衡性。泰国虽然能打败中国日本,但她们也就到此为止了。技术战术再先进,遇到真正高大快速的巴西等强队,她们会很快败下来。现代排球,随着高度增高、进攻能力越来越强大,因此拦网的重要性已经超越了地面(不是说不要地面防守),如果拦网遏制不住,靠地面猛扑是毫无用处的。当对手能用拦网遏制你,你的进攻无法通过,对方的进攻自己又拦不住,后排更加无能为力,那么只能是失败。

 

回顾一下亚洲男排。亚洲男排队员腰腹部力量差,这直接影响滞空能力,上身力量训练不够,肩膀、背部、手臂的肌肉比欧美队员差得太多,因此导致过去我们几乎拦不住欧美的坦克式进攻,而自己软绵绵的进攻又无法刺穿对手铜墙铁壁的拦网。高大化后的中国男排,由于身体素质差,速度没有,技术更练上不去,一旦上量练技术,技术没练成,自己就先受伤。

 

高大化的潮流下,身体素质和技术训练,两者是不可分的。

 

最近中国男排成绩好了,一个很重要的原因,男排队员的力量训练上去了,几个队员的肌肉线条明显比过去清晰了,力量有了,拦网就能撑住,结果男排双塔的威力就出来了。不像过去我们男排副攻的进攻拦网形同虚设了。如今男排拦网能力明显增加,因此欧美强队打起来就不能那么舒服了。但这也仅仅是一个进步,还没有到质变的地步。

 

蔡斌最近说,没身体素质提高为基础,高大队员的快变是很难达到。这点说得很对,就看能否通过一定时间的身体素质训练来提升中国女排高大队员的快变能力了

 

关于快变,以后也可能是过去像老女排那样的前排近网的快变。如今的快变是高空作业的快变,在中远距离,都要有快变的能力,而不是一味靠一传高到位来打前排近网快变战术。这不仅仅对副攻的身体素质有了更高的要求,对二传手的要求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二传手要不断地在跑动、跳传中,完成高速的组织。这对二传手的身体素质要求非常高,特别是跳传,二传如果做不到经常性的跳传,全队的立体快变战术的速度就出不来。如今巴西日本女排的二传,跳传技术的使用非常频繁。

 

男排中,二传手对跳传的使用更加频繁,而且二传手的高度也越来越高,出手点也越高,因此球从二传手到扣球手的距离也越短。这对二传手不仅仅是一个技术问题,同时也是一个极强的体能和身体素质的挑战。身体素质不过关的二传以后会越来越少。

 

因此我们应该看清楚我们落后在那里,有针对性地改善和提高。盲目大喊回归传统快变,这条路日本在80年代后尝试过,已经证明是失败的。如今日本也不得不提高高度、走立体化、高速化、男子化的打法了。

 

女排未来发展趋势和男排会差不多,技术战术就这些花样了,就看谁的运用更有效。为了能提高自己对战术的运用能力,我们只能尽可能地在身体综合素质方面提高,我们亚洲队员也许在力量上不可能超越欧美,但我们可以根据自己的身体条件,找出适合自己身体素质训练的方法。

 

现在中国女排高度有了,然后需要的是细化身体素质的训练,并在此基础上提高技术能力。这需要一定的时间,也需要在选材上。比如,男排的陈平就是一个好例子,作为强力接应,他身高不是很高,但由于肌肉能力非常好,因此他明显就比身高更高的队员进攻效果更好。因此选材上,应该更加注重队员综合身体素质的潜力。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