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蔡斌的中国女排尚需时日

(2009-06-07 19:52:37)
标签:

女排

王一梅

楚金玲

魏秋月

薛明

马蕴文

徐云丽

蔡斌

四国女排

排球

体育

分类: 体坛博弈

由蔡斌带领的新中国女排终于路面了。两次四国女排赛,第一场国家女排和新教练的亮相令球迷都担心了一下。考虑到这是新教练和新女排的处女亮相,紧张不可避免。后来女排逐步恢复到一定水平,接连战胜了对手,拿下了两个四国赛冠军。

 

对于这支女排,成绩如何不是主要的。因为蔡斌所做的战术体系改造,是历届中国女排最大的一次“手术”。简而言之,蔡斌的中国女排,后防体系输送建立在“双主攻保障体系”和“双塔高压拦网”,进攻体系做到“两边拉开、中间加压、高速立体”。和过去2001-2008那届女排相比,这届女排的战术打法更加简练实用,全队进攻点要求更多,打法更加丰富立体,与此同时,全队对于一传精确到位率的依赖性相对低一些。

 

现在来看,经过50天的训练,中国女排的战术体系还只能说刚刚初具雏形。

 

【双塔副攻基本成型】

 

先谈谈已经做到的。这次比较成功的位置是双塔副攻。双塔副攻薛明马蕴文经过了2008北京奥运的洗礼,经验更加丰富,两位的进攻和拦网能力更加平衡,特别是拦网能力,比过去又有所增加。进攻方面,过去的偏科现象有所缓解。小马的二传身前快攻打得很好,小薛的身后快攻如背快背飞也有所进步。

 

替补副攻方面,徐云丽两次惊艳表现,进攻兼有高点和暴力特点,定点拦网威胁很大,充分发挥自己力量和高度的优势。2008年我们感叹巴西1米96的塔伊萨脱胎换骨的表现时,都在抱怨小徐毫无起色。如今在2009年徐云丽终于开始打出来了,对于中国女排来说,这是非常可观的收获。另外一名副攻尹萌则是目前技术最为全面的副攻。四位副攻身高平均超过1米90,弹跳平均超过3米20,力量高度都不错。目前问题比较少,也是大家最不太担心的一条线。

 

【强力接应做到一半】

 

王一梅打接应,蔡斌说改造成功了50%。这个评论还是客观的。现在来看,走强力接应的王一梅,更多的是“假接应真主攻”。相比较欧美强力接应如意大利的托古特,欧美强力接应更多的强攻集中在二号位,而不像王一梅那样主打的是四号位强攻。从这点来说,国内只有陆倩,更符合传统强力接应的打法。后排进攻上来说,王一梅的后攻还是过多集中在6号位(三号位后排),而传统强力接应的1号位进攻(二号位后排)打得少,效果差强人意,不是步子跟不上,就是容易被拦。因此,王一梅不能算是真正的强力接应。不少球迷担心王一梅会成为2008年北京奥运的加莫娃。加莫娃从主攻改为失败的例子,的确需要蔡斌引以为戒。

 

目前这个位置到底王一梅是否坐稳当,还不好说。而接应替补的殷娜,则是严重偏科,一传好可进攻能力太弱,不太适应当大梅的强力接应的替补。其实目前看来,大楚位置如果能够在主攻接应方面也模糊些,可能对全队的攻防平衡更好些。下面会再具体阐述。

 

【二传尚需努力】

 

相比较技术方面,二传手魏秋月在“战术头脑”方面转变的挑战才是最主要的。因为无论是天津女排还是陈忠和时代的国家女排,和蔡斌的战术体系有着明显的不同。主要体现在分配球方面。

 

新体系要求二传的视野更加宽广,特别是调整进攻方面,二传手要很好执行“两边拉开、中间加压、高速立体”。这对二传的经验、临场能动性、自信心、以及灵活创意的要求很高,而这往往是年轻二传很难一下子做到的。正因为如此,巴西女排等过去一直使用经验丰富的老二传。世界男排强队一般都是“两边拉开、中间加压、高速立体”打法,一般男排的二传到27岁才算进入成熟,30多岁是当打之年。

 

小魏的优势在于2008年经历了北京奥运,年纪轻轻已经有了大赛经验。目前需要的是在实战中,熟悉新的进攻战术系统,而且要敢于发挥创意。小魏过去比较令人担心,在于她太“但求无过”,一传稍微不太舒服就调整给四号位。2008年后的联赛中,小魏这个缺点有所改进,站在联赛决赛时,一传半到位的调整球也敢传战术快攻(如给霍晶的开网背飞)。

 

但在蔡斌战术体系下,光靠灵光一现的大胆是不够的,需要二传要有极强的能动性和领导性,不能再保守。此外调整进攻也要打多点,除了要2、4号位两边拉开,还要充分利用后排进攻。这对二传视野开阔度的要求更高,临场的“创意”能动性更多。而目前来说,小魏对这个战术体系驾驭能力不够,尚未有能力充分调动起网前三点以及后排的火力。

 

目前来看,蔡斌和小魏不要过于盲目追求传球速度。

 

首先,要培养小魏“多点分配球的意识”,和其他进攻队员磨合好了,在此基础上,再追求小魏“压低传球弧度,提高全队进攻速度”。现在看来,小魏有些急于追求传球速度和低弧度,由于和攻手的下意识配合还比较生疏,故而时不时造成一些不必要的“失配”。如和王一梅的配合,在于小魏过于“执行”低弧度传球,在看到王一梅由于上步不够快而失误几次后,还是不敢提高传球弧度,直到教练告诉她要提高弧度才改过来。从中可见小魏执行能力极强,但临场应变不足,不能根据场上队友的状况而改变传球方式。这是未来半年,这也是未来小魏需要继续和其他攻手磨合、熟悉的重要领域。

 

【主攻保障和进攻严重偏科】

 

蔡斌的主攻保障体系,目前很不稳定。即便换上了李娟殷娜两个天津队的主攻,也不能确定保障全队的一传。楚金玲进攻发球实力很好而一传缺陷明显。以蔡斌目前的体系,全队只有两个主攻一个自由人能接一传,所以当两个主攻中有一个一传出了问题,一传漏洞立刻显现,而且场上很难再有其他队员来支援一下这位一传发挥不好的主攻。首先,队内两个自由人张娴王茜的一传能力都没达到可以管半个场子的能力,而主攻中,李娟殷娜一传能力仅限自保。因此,要求李娟、殷娜或自由人中任何一个来掩护另外一个主攻的一传地盘,谁都做不到。如果“李娟殷娜组合”的一传再不行,那么教练只能“车轮大战换人”来碰运气。

 

即便是巴西的双主攻一传体系也不是没问题。过去用杰奎琳或萨沙,一传好了但进攻不行,这个问题直接导致巴西女排2006年世锦赛2:3惜败于俄罗斯女排。到了2008,巴西女排铤而走险,用了进攻实力强而一传能力不足的马列安妮担当主攻,终于拿到了2008北京奥运冠军。

 

中国女排到底要进攻能力更好还是要保障更好的主攻,这个问题将困扰女排一段时间。“李娟殷娜组合”的主攻尚未强大到可以上来就能保障高质量一传,而两人进攻能力都是问题。无论是调整进攻还是后排进攻,她们都比较弱。上了李娟殷娜,那么全队的“立体”进攻点减少,进攻能力打了明显折扣。替补中惠若琪还太小,赵燕妮的一传能力也一般。

 

【弥补一传体系的选择】

 

为了弥补“双主攻一传体系”的不足,除了未来这些主攻手强化自己的一传能力。还有可以考虑的解决方法有两种。

 

其一、让薛明和尹萌搭档上场。薛明在北京女排一直接一传。而尹萌是河北女排主要的一传防守核心队员。“薛尹”副攻搭档,可以弥补一下一传能力。此外,马蕴文脚下移动能力不错,也可以强化一下自己的一传能力。如果副攻一传都能自保,那么后排一传就多了一个支援队员。缺点是如果前排副攻后撤接一传,会对前排的战术进攻造成影响。

 

其二、让楚金玲回归接应位置。大楚的一传能力虽然不强,但自保能力还有。在保持双主攻一传体系的时候,让楚金玲回归接应位置,一则可以利用大楚的前后排进攻能力,特别她的2号位和1号位后攻能力比大梅好。其次她作为一个弥补型的接应。缺点当然是大楚的调整定点进攻能力不如大梅。但作为一个临时稳定一传的过渡方法,这也可以尝试。也有人提议,这个过渡作法也可以考虑让殷娜替补大梅打接应,可问题是,殷在2号位的前后排进攻能力太差,对全队的火力影响比较明显,因此不如用大楚打接应来得合适。

 

【体系还在缓慢磨合中】

 

谈了所有位置的问题,再说说整个战术体系。目前看来,蔡斌的战术体系要成熟,需要的时间比想象中更长。两个四国赛后,瑞士赛的中国女排,还将继续四国赛中的问题。之后的大奖赛,也只能是磨练队伍。加上今年还有全运会,这个新体系是否能真正成型,可能要到明年。

 

在这之前,蔡斌和新女排需要更多的时间来磨合。这个磨合不看某个队员,而是全体队员从主力到替补都要努力的。假如小魏战术分配意识上来了但攻手意识还没跟上,那么失配还会出现。假如双主攻一传的弥补方法没有找到,光靠换人来“撞大运”还是不行的。

 

可以说,蔡斌的体系,需要更多时间的全方位磨练,特别在实战中培养队员们的默契,尤为重要。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