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一阵子工作忙,一直冷眼旁观一些最新的新闻。出于经济不景气、争夺人才、提升城市竞争力等原因,上海政府对户口政策进行了调整,出台了如拿到居住证七年后,可以酌情让非户后上海居民可以拿到上海户口。
我个人对户口没有什么好感,从小因为户口原因,很长时期生活在上海却拿不到上海户口,最后不得不高三回到了老家参加高考。户口的阴影成了我家里人的一个心病。直到我出国留学按照政策注销了户口,才觉得自己舒了口气,终于自由了。
多年后回国,倒是很轻松地拿到了北京的户口。当时办理户口,完全出于能办理相关社保等生活方便的原因。不少亲友见我对拿到北京户口不以为然,觉得很惊讶,后来才知道,原来弄一个北京城市户口是如此的难,不少人通过关系走后门、花了几十万元,不过才弄上一个北京郊区的户口,而我却凭借自己的学历、工作经验等原因办成了户口。不、亲友们至今还为了自己的子女能否弄上北京户口而犯愁。
他们的苦恼,让我想起了在上海那些年,因为户口的原因,进入小学,祖母为此跑了不少小学才终于有一所小学愿意收一个外地生,之后考初中、考高中,直到高考,一路走来都是问题。
对户口的存在,我的态度一直是很负面,不管有人如何争论户口制度的好处,总觉得户口制度限制了人才流动,限制了市场经济的发展,限制了很多人的自由。这是一种极其落后经济社会体制下的产物。
如今中国的市场经济已经得到相当的发展,北京上海等地的生活指数和收入水准很自然地高出其他地区。没有技术及经济能力的外地人,想落户京沪等城市也没有这个经济能力留下。有能力通过自己本事落脚大城市的老百姓,自然能长期留下来。既然如此,何必再用户口,给他们的下一代制造不必要的生活上的麻烦?
要欢迎潜在有竞争力的人群进入自己的城市,是城市发展的基础。树挪死,人挪活,在市场经济的调解下,能自己盘活自己的人,应该有更大的自由度来选在适合自己发展的地点。那些已经觉得自己不适合都市生活的人,如退休人员,可以自由退出而去其他适合他的居住地。用户口来阻挡人才交流和竞争,结果是遏制了民间生产力的发挥。
人心有个特点,什么不好得到,偏要去得到,大城市比移民国外还要严格的户口制度,搞得很多人偏想“涌入”大城市,不管是民工还是大学毕业生,都想趁自己年轻,赶快到大城市里来走走,不少人觉得拿到大城市里户口,那是很光彩很有面子的事情。结果造成大量“盲流”“北飘”“南下”人群、以及贪污走后门。前一段曝光了一位娱乐界名人,为了搞上北京户口而更改自己的履历学历。其实以这位名人的成就,北京为何要拒绝他的“落户”呢?
很多不必要的麻烦,都是人们自己制造出来的。如今人人有身份证,管理上有全国电脑联网,如今社保都在讨论五年后实行全国统筹管理,可以异地支取,如此管理简单而有效。户口的存在,还有什么必要?
户口这个落后的制度,取消是早晚的事情。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