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龙凤剑客
刚才看到一名政府官员,否认中国大规模裁员和农民工返乡潮,该官员说,江西一共有六百万人出外打工,目前只有30万人回到家乡。不到5%,他以此数据为例,没有出现企业大规模裁员和农民工返乡潮。
最近我也在上海财经新闻中,看到湖北省统计,在不遇到一个月内,湖北籍的在外打工人员,也有30多万人回到老家,美其名曰是提前过年,回到家乡后,这些民工第一件事情就是找工作。一问民工,都说过去沿海地区的老板工厂生意很差,叫他们春节后不必在回来。
这两个省一共,在十一月份,就有60万人回归,而且都是在十一月份出现的数字。所谓农民工提前“过年回家”,则是十月底的提法,可在不到一个月内,两个省已经有那么多人被裁员了。而咱们的官员还在用静止观点看目前的数据,光看目前数据说话,死活认为中国没有大规模裁员、没有农民工返乡潮。
数据是死的,通过对比数据看趋势,才是经济学家和政府机构应该看的。请问,过去中国民工回家过年,会在十月底就出现吗?不到一个月内出现民工返乡潮,是否还在与日俱增?很简单,对比一下,到各地的火车站看一下,不就清楚了。那些官员或经济学家,舒舒服服待在办公室内,看着数据摇着嘴皮子玩口水游戏。真当老百姓都是傻瓜吗?
说到中国的失业率,也和美国一样都是有很大水分的一个数据。按照现在中国的失业率统计中,农民工不算在失业数据中,令人感到哭笑不得。
中国进来一直号称是世界工厂基地,而众多的劳力密集型产业的劳力来源,主要是农民工,而不是城市工人。目前为止,中国的世界工厂机制,农民工的数量和贡献是不可忽视的一个巨大力量。
由于农民工工资很低,因此虽然人数巨大,在中国产业中的以货币为基础的经济数据比重很低,也就是说,农民工的工资总成本在产业经济数据中比例相比较很低。一个厂子或建筑公司的农民工工资总成本,不如一块地、几件进口设备、原料等。可是,正由于中国农民工的低廉工资,才支撑了中国成为世界低成本工厂的脸面。
把如此大数量的工人群,以一个“农民工”定义,以经济数据比重很低的理由,从而排除在失业计算的基数内,是否有些自欺欺人?
可怕之处,不在于静止经济数据,而是在于按照自己喜好来解释数据的人!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