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顿经典物理学中,谈到惯性定律,即任何物体都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的状态,直到受到其它物体的作用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为止。惯性定律讲述了事物的惯性运动状态,也就是说,假如没有外力,那么物体运动会以一种恒定的速度运动。
然而在我们生存的宇宙中,看不到恒定匀速运动的物体。道理很简单,因为有了外力的干扰,因此宇宙中的万事万物,都是在一种非匀速的状态运动着。虽然我们做不出“永动机”,也无法真正让一个物体真正地以恒定速度运动,但正因为外力的存在以及非匀速运动现象的产生,反过来证明了惯性定律的准确性,也就是说,假如没有了外力的干涉,那么事物的运动是匀速不变的。
佛家云觉悟的境界是不生不灭,但是在红尘世界中,不生不灭我们体会不到,放眼望去,这个宇宙的一切都是有生有灭。而我们自身,对生尚且看不透,更谈不上对死有任何体会。然而反过来看,岂不是正因为红尘中不断的生死之现象,反过来证明了不生不灭境界的存在?
在科学领域,我们不会因为看不到恒定运动的物体而否认惯性定律。同样,我们也不能因为周围只有生灭的现象、不能因为自己体会不到不生不灭的境界,从而否认不生不灭的永恒性。
很多人说佛法说空,误解为佛家说一切都是空,一切不存在。在佛家,这属于断灭之见地,不是真正的觉悟。试问,不生不灭的境界,能说是空吗?
道家也是如此,道是本体,德是运用,宇宙永恒之道,不可言不可说,但是实实在在存在的。道的存在,依赖“德”的用处而体现。
物体能够匀速恒定运动的道理,其实正是通过外力下事物变速运动而产生,不生不灭的境界,正是通过生灭现象来体现。佛法不离世间觉,也是这个道理。要脱离尘世讲佛法,也就没有了载体,没有了意义。鱼儿在水中,感受不到水,因为处处是水,一个凡人修行后即入不生不灭境界中,又何来谈论不生不灭?既然德载道而行,道与德有何差别?
因此,即凡即仙,即身即佛,神仙本是凡人作,菩萨便是众生。“有”与“无”,二者同,出而异名,其实一体。道德一体,生灭色空,本来一体。生灭中见永恒,善恶中见博爱与慈悲。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