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捐款歪风: “你怎么捐那么少?”

(2008-05-21 13:47:38)
标签:

地震

捐款

杂谈

分类: 社会教育

         就在全国还在为汶川大地震大家出力出资的情况下,一股歪风在其他地区开始蔓延,那就是所谓的捐款攀比。有些人不干别的,就关注名人、商人捐款多少,而这股风已经蔓延到了普通人群中。一些人用近乎无赖的方法,极力打听周围同事、经理、领导捐款多少,无论对方捐了多少,这些人都是千篇一律地当面给对方一个下马威,说什么我家里某某人把自己一个月甚至几个月的工资都捐了等等的话,故意让对方难堪。

 

         我个人也遇到了不少这样的人。出于自己习惯,在捐款事情上我表现得太天真和老实,别人问多少,我就实话说是多少。然后被一个80后的小伙子当面说了一顿,什么你就捐这么点,我家里某某一下子就捐了多少多少。旁边的一个年龄大些的同事实在看不下去,就上来冲着这个80后的人说:“你自己就捐了20元,还叫唤啥,人家捐了是你的上百倍,你有什么资格这么说话?你家里人捐多少,只有老天爷知道,就算你家里那个人捐那么多,那是人家的事情,跟别人、跟你有什么关系?”老人的一顿揭露的话,总算是让那个小伙子尴尬而退。但是一转身,他又去我其他同事那里当面问他们捐了多少云云,无论对方说了实话还是封口不说,他都要狠狠损对方才算完。我工作的周围不少来自香港等海外华人同事甚至老外,和我一样遇到了这些“捐款多少的侵扰”。

 

         之后,就连一些虚拟世界的网友,也是一个个打听我捐款多少。我只要一说实话,不管说多少钱数,回答都是一样的,你怎么捐那么少?有些人就和刚才那个80后小伙子一样,说话愈发变本加厉,说你怎么不去收养些孤儿孤老啊,我要是有钱有这个资格,我一定会去收养很多孤老孤儿的云云。看我不理睬他们的盘问后,他们又说刚才是开玩笑的,叫我不要介意。一连几次生活中和网络中遇到这样的人,让我心情落入低谷,本来看到地震就让人心情悲凉,如今看到这些人无赖般的表演,原来不好的心情,一下子被点燃,一股无名火直上脑门。接下去再遇到问我捐款捐多少的人,不管是誰,我一律将对方顶回去。

 

         怒火之后,自己冷静下来想想,虽然他们的话让我感到很心寒,但扪心自问,自己捐款是发自内心的,是我自己的事情。过去几天走在外面,只要见到比较可靠的捐款处,都会投入几十或上百的现金。我没有必要因为这些无聊的话而自寻烦恼,更没有任何义务去纪录下自己到底捐了多少而向任何人去汇报。

 

        捐款的目的,就是为了救灾,不是为了向别人显摆。有些朋友说,“再有人问你捐多少,你就说捐了一百万,看他们怎么说”。这点我做不到,对于任何形式的捐款,我要么不说捐多少,要么就是说实话,这是我做人的原则,也是对受灾人群最起码的尊重。因此我选择了对捐款数目“无可奉告”。同时,自己还会继续捐款,多寡不计。

 

         这让我想起来当年在香港工作的时候,内地只要一有大灾害,公司里面就组织捐款。大家都是一百两百港币地捐,也有好几百港币的,高层老板们差不多上千港币。没有人说任何闲话,也没有人去比谁捐多捐少。

 

         今天网络新闻为一些公共人物和公司的捐款进行了辟谣。很多散布某某公司或者某某名人一分钱不捐等等的话,证明都是妖言惑众。这些唯恐天下不乱的谣言制造者,应该好好想想,你自己为灾区作了哪些工作?你有什么资格去评判别人、机构、或者国家捐款多了还是少了。与其有这些时间浪费在散布谣言、或整天去观察东家西家比捐款多少,不如自己动手多做点脚踏实地、力所能及的实事。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