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李娟薛明进步的关键
(2007-06-14 17:06:27)
这次女排的亮相,在主攻和副攻中,最令人眼睛一亮的是李娟和薛明。过去两个人都被认为是潜力新人,但一直打不出来。李娟技术全面早就有了,薛明高弹跳和出色拦网也是早就闻名,但这两块璞玉为何一直就无法“发亮”,归根到底是力量太差。过去李娟扣球,只要碰到对手的指头一点点,基本很容易就被对手后排轻易起球,扣球的时候,甚至出现对手随便一伸胳膊就能把她的球给拦回来,进攻没有穿透力,主攻手没有“攻”能。薛明的进攻过去更是让人没脾气,就连后排防守水平很差的古巴队,只要单臂一伸手,就把薛明的高点快攻给“捞”起来。
现在的李娟就不同了,经过一段时期的体能训练,她的肌肉线条清晰了,扣球力量明显加大,扣球对方拦网窝裹比较多见,斜线强攻对手也接飞。加上她的进攻技巧,所以“攻”效明显。如今的李娟已经不再是当初“技术全面、拦网好”的主攻了,作为主攻,她的“攻”能起到作用。薛明在联赛期间,力量就已经有了明显的改善,能轻而易举地打后排进攻,没有一定力量是做不到的。此次到了国家女排之后,她的扣球几次打在对手身上或拦网手上“蹦”得非常远,可见她在力量上的进步。
力量训练一直我排球界的一个痼疾,不仅仅女排,这点在男排方面更是明显。世界著名教练老赛林格看过中国男排训练后就指出,中国男排的问题不在技术上,而在力量上。中国男排的副攻尤其明显,以至于有一段时间,中国男排的副攻形同虚设,一直到身体健壮的于大伟出现后才有所减缓。而主攻方面,沈琼的力量虽然相比国内主攻手不错,但到了国际上就有点吃力。可以说中国男排如果不解决力量问题,成为世界强队的可能性不大。
女排也是如此。主攻手来说,弹跳有3米15的高度基本够用了,其他就看队员的技术和力量。李娟的技术一直是不错的,过去发挥不出来,主要受制于自己的力量。薛明也是如此,更早的赵蕊蕊也有同样问题。王一梅刚出来,在下一直看好她,就是因为她的力量实在太大了,哪怕距离网口4米的地方,照样能把球扣死。如今世界各队对4号位近网强攻的拦网比较得心应手,所以主攻进攻方面,除非有加莫娃和卡尔德隆那样的绝对高度和实力,不然强打近网强攻很难突破,因此现在主攻打法,前排进攻越来越开网,就是为了避开对手高拦网。同时主攻手必须要有后排一号位和五号位进攻的能力,增加全队的进攻点。
可以说,这次李娟之所以表现出色,力量的进步是关键的关键。当然,李娟的综合身体素质还有提高之处。如,李娟要好好把自己腰腹力量强化一下,增加自己的滞空能力。杨昊身材不高,击球点如今下降不少,但她前后排进攻依然凌厉,很大程度上由于她的腰腹和滞空力。同样张越红在击球点下降之后还能频频下球,也是得益于自己的滞空能力。国内联赛中的陆倩能随心所欲、大开大合地前后排进攻,和陆倩出色的弹跳爆发、击球点、滞空、扣球力量是分不开的。同样,薛明如果想在技术上更进一步,必须要有身体素质做前提。
很多人把身体素质好有高度的队员和技术全面的队员总是对立起来。这是非常错误的。光有力量高度没有技术,肯定是不行的,成了场上的傻子。只有技术没有力量,就像一辆赛车没有了汽油,根本开不动。当两者力量差不多的时候,技术就成了输赢的关键,当技术相差不大的时候,谁的力量大,必然占有优势。中国女排队员的技术在世界排坛还是有一定优势,如今高度上去了,如果力量再有提高,那就更加如虎添翼。
从这点来说,未来中国男女排球,要把科学的力量训练放到一个战略位置上,全面提高我们在身体素质训练方面的水平和手段。去往论坛浏览此文章,参与讨论
喜欢
0
赠金笔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