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朋友提到,曾经在一家寺院,看到“何者是佛,见性是佛”,让我谈谈自己的看法。我就略说说自己一点体会,和各位朋友交流。
“何者是佛”。这个问题简单的回答,就是一切的事物,包括人类,都有可能成为佛。佛家的基础理论,在于人类要了解自己内在潜在力量是无穷的,这就是人类的佛性,从佛性来看,人和佛是平等的。既然人都有佛性,也很好理解,为何又要提这个问题?毛病就出在我们人类从来没有在生活中,真正意识到自己内部的佛性。
古人云,生死大矣。人最大的问题无非生死,看透了生死,其他红尘中的迷雾,自然烟消云散。人之所以看不到自己的佛性,就是由于看不透“生死”这第一层屏障。如果把人类的每一个人比作“冰”,把冰的融化比作死亡。当我们看到冰融化时,就认为冰(自己)死了,再也不存在了。从化学角度分析,这样的看法是及其可笑的,然而这正是人类的生死观念。
冰融化了又成了水,水还会成气,气凝结了成水,水又能结冰,这就是水的轮回,自然界的轮回。一块冰没有必要为了自己的融化而哭泣,人也不必为自己的生死哭泣不已。但人就是怕死,特别是当代人认定自己“只能活一次”,因此导致了内心对死亡的无边恐惧。恐惧导致了思想的颠倒,导致了“生存”行为的出现。为了能好好生存,我们要拼命学习、玩命挣钱、要有事业、要地位,要……。人们不惜手段地追求和夺取外在的名利,无非是为了自己一个幻觉的生存。渐渐的,我们就忘了自身内那个真正的、威力无比的佛性。
“何者是佛”这个问题,就是要我们首先在生活中看穿生死。如果我们意识到,生死只不过是冰水的转变,看到我们内在的佛性和生死无关,那就过了修行的第一关。佛本身是不生不灭,无所不能。如果成了佛,就永恒地拥有了宇宙的一切,而人间那点外在的名利都是短暂的。我们内在的佛性,是我们真正的面目,人类真正的力量和智慧源泉。发觉自己的佛性,最终成为佛,也就是让真正的、法力无边的“真我”从梦幻的“假我”(世俗中的“我”)泥潭中解脱出来。佛的意思就是“觉悟的人”,道家把修炼得道的神仙称为“真人”,都是一个意思。
佛性人人有,不过意识到自身有佛性,仅仅是个理论。很多人认为看到佛性,我就应该佛了,这是完全错误的。佛性只代表了每个人所具有的成佛的潜力,和“成佛”或“佛”是两会事。就像游泳教练告诉你,这么做你就能在水中漂浮起来,你懂了浮水的原理,不证明我们就马上会浮水了。要“见性”,才能成佛。“见性”就是一个体验、实践的过程,传统简称为“修炼”。
既然成佛能有那么多的“好处”,为何历来成佛的人很少?原因在于,懂“佛性”理论的人不少,但修炼到家的不多见。你知道了浮水的理论,要真正掌握浮水,就要下水去练。可是很多人都练不到家。有的一开始看见水就害怕,更别提后面下水练习了。有的下水了,结果呛了几口水,吓的不敢学了。有的是教练(师傅)教授的方法(修炼方法)不对,结果白练。有的浮水还没学会,看到体操好玩,就去学体操。有的老换教练,每个教练教了一点,没学到家又换,结果每次都练不成。由此可见,修炼成功是相当不容易的。
佛家修炼的方法不同,因人而异。有净土、禅宗、唯识等很多,条条大路通罗马。择一而行都能开始修炼。
对于今人修炼来说,最难能可贵的是耐心、恒心、狠心,说白了就是“坚持”。在万事讲究立竿见影、急功近利的时代,佛家的修炼,更多地成了学院的理论研究,教授们去实际验证的几乎没有。当代人中意识到自己佛性的数量远远比过去任何时代都多,但修炼成功的比历代都少,原因何在?道家有云“神仙本是凡人做,只是凡人心不坚”。看看周围那些减肥的人越减越肥,就知道原因所在了。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