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听说刘心武想续写80回之后的红楼梦。我不反对任何人去续写,这是人生自由,刘心武也罢,草根文人也罢,谁都有权利续红楼梦。记得80年代就曾经有一位草根一族,花了几年时间,纯粹按照红学的结论,以“大故叠起,破败死亡相继”
开头做了续书。当时曾经作为一条新闻轰动一时。结果呢,也就是作为一段新闻结束,没有人问津这本书。当然红学界,可能会把这本书,作为众多的续书版本保留,也算是续作者没有白费心血,留了个名字。不过有没有人看,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最让很多认同“红学观点”的人气不过的,就是高鄂的续书,居然鱼目混珠,流传了那么长时间,以至于高鄂和曹雪芹能够同时流芳百世,而黛玉焚稿、金玉良缘掉包计、以及宝玉哭灵这些续书情节,竟然成了红楼梦在大众心目中的代表性情节。
解放后,革命化的“红学观点”,更是一边倒地大骂高鄂,以至于如今看红楼梦的人,不骂高鄂,就被视为没有水平,似乎只有大骂高鄂的读者,才是真正理解红楼梦。于是历史上不少学者觉得,高鄂这种水平写的续书能在民间流传,那自己写一部,至少能超过高鄂。结果如何?高鄂之后的续书,全部进了废纸篓中。
有人说,《乱世佳人》不也有续书吗?首先不要忘了,《乱世佳人》之前由于受到版权法保护,从来没有续书,因此这本名为《斯嘉乐》的续书是第一次,没有其他续书版本和它竞争。此外,原作者没有留下任何蛛丝马迹,为后人提供写续书的线索,因此后人可以天马行空,任意制造情节。其实这本书最终目的是为了拍电影电视卖钱,因此作者的出发点,必须兼顾到电影电视制作的需要。在海外,这本续书的确红了一阵儿,而且还如愿以偿地拍了电视。但结果呢?过了一段时间,续书《斯嘉乐》和电视剧很快被人遗忘。而原著《乱世佳人》,在各大书店继续“飘”在读者的心中。
可以肯定地说,无论红学家骂得多么凶狠,无论多少人续写红楼梦,高鄂的续书和曹雪芹的前80回,将一如既往地在民间流芳百世。而本人作为一个看了20多年一百二十回版本红楼梦的读者,将不理会别人讥讽我是伪红楼迷或者姑婆看红楼的理解水平,作为一部分极少数的人,本人将继续支持高鄂和他的续书。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