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体坛博弈 |
2006年中国四国女排邀请赛接近尾声,看过几场比赛后,想谈谈对队员和女排整体的感受。先谈谈对几位队员的看法。
~~~王一梅~~~
基本确立自己的大主攻地位。她的前后排进攻对欧美队伍的威胁,已经超过郎平以来的任何一位主攻手,特别是调整和开网进攻,成功率高,威胁极大,常常造成对方起球后不能舒服地打防反或者直接得分。中国女排渴望的实力派主攻、特别是能打调整、开网和后排的大主攻终于出现,是这次系列比赛重大收获之一。大梅除了力量奇大之外,扣球被拦后情绪不受影响而依然敢下手的气质,非常难能可贵。二传对她的信任越来越高。她发球的威力基本上已经超过大楚、杨昊,就是失误还略微多些。后排防守也在改善中,但不必为此太着急,毕竟她的主要任务是摧营拔寨的强攻。大梅出色的身体素质,使得她的拦网滞空能力很强。她和徐云丽的拦网这次对古、俄、荷兰的四号位和二号位进攻的威胁是极为明显的,这可能是连古巴也没有料到的事情,造成他们扣球接连出现失误,而俄罗斯、荷兰的主攻甚至出现四号位打“软球”的状况。从扣拦发三个环节来看,只要大梅保持这样的趋势,女排未来大主攻的位置必然属于她。
~~~徐云丽~~~
自从联赛第一次看到她,就一直看好这位福建姑娘。没有想到她第一次参加国际比赛,就能有如此好的表现。拦网的威力,基本上已经可以替代受伤的赵蕊蕊。中国女排网上城墙终于补了一个缺口。她的拦网对于古巴、俄罗斯的威胁是非常显而易见,并且多次造成对方扣球失误。中国女排的拦网一旦能让欧美扣球手感到不舒服,后排防守的压力就能减少,后排防守起球的精确到位率提高,防反就可以打我们擅长的快变。因此小徐的拦网效果,不仅仅体现在直接拦死对方,而且对女排整体的防守反击的贡献。
对于她进攻的缺陷,不必操之过急。为了提高小徐在拦网和进攻能力,需要继续提高她在身体素质方面训练,要精雕细刻、科学地练。她的上身力量还是有些不平均,发球时候的扭腰摆肩动作显示了她力量的弱点。此外,毕竟这是她第一次参加国家女排的国际比赛。与王一梅相比,她的国际比赛经验非常有限。因此更需要教练组放手锻炼她,不管她发挥有多好多坏,都应该让她在场上打,不要总是一发挥不好就立马换人,这种做法不利年轻队员的成长,如果发挥不好,让她下场短暂冷静一下可以,但应该继续相信她,让她上。另外,个人希望未来几个国际比赛中,小徐不要打得太顺风顺水,让她有点波折,更有利于她的成长。
~~~周苏红和冯昆~~~
跳发球明显提高,腰腹动作的合理运用,让她的跳发力量更大,稳定性更好,威力更强,作为一名老队员,还能不断提高自己,实在不容易。老队员中,现在唯有她没有重大的伤病,而且状态一直保持得相当好。蕊蕊受伤后,她和冯昆是中国女排的核心。不过正因为她的作用太大,且没有伤病,目前至少在2008以前,没有哪位新队员可以替代她,因此更应该注意对她伤病的预防和保护。此外,女排教练组也应该想一想,万一她受伤,该如何应对。在这个位置上就是一个人,也是非常危险。必要时候还是应该考虑让李珊或其他人在这个位置练练。尽管周苏红“不可替代”,也该未雨绸缪,有个替补方案才成。
冯昆是女排的灵魂。她的伤明显还在影响她的发挥,说实在看了非常心痛。5-1配备的特点造成主力二传手必须一撑到底,即便替补二传再好,一旦上场也很难真的“替补”她在其他方面对全队的隐形作用,如对场上形势的判断、与其他队员的化学粘合度、战术运用和节奏等。世界锦标赛在眼前,女排进入阵容稳定期,冯昆上场少不了,但她的伤又不能让她过于吃力。状态出太早更不行。目前来看,冯昆的经验比过去好,但身体能力明显下降,所以影响了她的拦网和进攻(进攻还是其次)。作为一名老队员和有着较重的伤病,她这次的发挥应该说相当不错。
不过她和高大新队员的配合还是有点问题,主要体现在传球的点。给小徐的快攻点、四号位的强攻、以及1号位和六号位的后攻,有时候偏低,当然过去的女排需要她打战术快攻和拉开进攻,所以过去她传球低是对的。但如今新队员的扣球点明显高了,但移动速度相对比老队员慢半拍,这需要二传做相应的调整和适应。随着比赛增加,希望她和新队员磨合尽早完成。
~~~刘亚男和杨昊~~~
刘亚男还是一把快刀,看来此次集训她的身体调整得非常成功。不仅速度恢复了,连扣球拦网的高度也有了很好的改善。身体条件的恢复,使得她场上发挥明显好于去年。特别是她的防守一传,在新队员防守能力较差的情况下,作为女排“防守铁三角”成员之一,其作用是不可替代的,基本上她的小副攻位置是没有悬念。未来希望她的伤病要好好控制,注意修养。
和刘亚南一样,状态恢复得非常不错,开网进攻的威力又回来了,进攻节奏各方面非常好。虽说这几次比赛基本上发挥了水平,但和其他老队员一样,她的潜力基本到此为止。杨昊和刘亚南未来最好就是保持自己的状态不要下滑。期望她们能在技术上有进一步提高不太现实。她们的优点和缺点也基本上成型。最明显的缺陷,他们的拦网是中国女排最弱的一轮。当然说最弱,不是说他们拦网真的很差,而是在面对欧美一流主攻的时候,他们相对显得弱了些。他们的拦网判断相当好,因此对方扣球点只要低些,刘杨拦网成功率便提高,问题关键是在拦网高度上,而这正是老队员无法提高的一方面,就是他们的高度和身体素质。
未来希望这两位能在保养的基础上,采用一些针对性强的身体素质训练,以保持她们目前的身体状态,控制伤病。如果老队员们能保持好这种技术战术和身体状况,世界锦标赛中国女排冲击冠军就有希望。
~~~马蕴文和薛明~~~
马蕴文的确身体硬朗,但这点优势还没有在比赛中体现出来。无论是扣球还是拦网,她表现平平。其实以她的身体素质,最先能够出彩的应该是她的拦网,可惜也没有太多建树。薛明是个灵性极好的队员,弹跳非常不错,不过力量的劣势虽说在改善,但还是没有质变。在对古巴的比赛中,她的快攻球扣下去后,对方后排队员手一捞,就能救起来,这点充分体现她的力量问题。此外,教练组对她还是不放心。疑人不用,这也是她可能最后出局的最大因素。
如果赵蕊蕊回归,小马她也只能暂时告别一下国家队。薛马的未来,还是在世界锦标赛后再看,对于当前的世界锦标赛来说,他们二人是可有可无的。薛明的位置是小副攻,而小马的位置过去是大副攻,自从小徐出现后,如今又成为小副攻的替补候选。如果未来中国女排战术进行调整,如实行“双塔”,让自由人替补两个高大副攻,那小副攻的位置还可能面对浙江的罗俞和河北的尹萌的挑战(两位都在190以上,但技术不够全面)。从女排目前的需要来看,小副攻的位置必须是一名技术较为全面的候选人。现在看来,薛明后排技术有优势,小马身体硬朗些但不够全面。二人对小副攻的竞争才刚开始。这次两人都出局也不奇怪。
~~~楚金铃和李娟~~~
和前面小马小薛一样,这两位新主攻此次有些失意,两个人都是属于技术较为全面的主攻手,都是打小主攻。不过李娟的位置更危险些。毕竟从替补角度看,大楚的发球和后排进攻更实用些,而这两点正是李娟的弱项。大楚经过几年的联赛和国际比赛,后排技术已经有所改善,因此李娟的后排防守优势就更小。以此看来,大楚作为杨昊的替补可能性更大。教练组对大楚的培养时间更长,投入更大,因此不会轻易放弃,毕竟李娟的入选时间短些,国际比赛经验较大楚少。如果这次带4主攻,则杨、楚王、李都入选也非不可能。如此一来,副攻人选就要看赵蕊蕊和张萍的恢复情况。
~~~赵蕊蕊和张萍~~~
蕊蕊目前看来非常不乐观。赵蕊蕊能恢复多少很难讲,这点从去年说到了今年。教练组对赵蕊蕊还是非常期待,其实只要她能恢复到可以上场每局打个十分钟的程度,只要拦网威力能恢复7、8成,她就肯定会去世界锦标赛,和小徐构成相互替补的关系,而不是双塔齐上。只要赵蕊蕊能做到这点,小徐上场比赛时压力就会小很多,更有利于她的发挥,教练组也不用为把赌注都压在小徐身上而担心。
如果赵蕊蕊这次不能成行,那么张平能否上就看自己的状态了。膝盖伤对弹跳和身体移动的影响非常大,因此张平的拦扣发等环节的实力都出现明显下降。目前看来,她的情况非常不乐观。作为球迷,我们希望张萍还是下决心动手术,解决伤病问题为上。毕竟伤不解决,实力恢复不到过去的8、9成,还是去不了日本。
~~~浅谈技战术~~~
一传防守一直是亚洲队伍的本钱。这次比赛中,欧美队伍发球普遍“偏弱”,让我们的一传防守没有真正地经受挑战。不过中国女排在一传方面还是有所提高,进步最明显的是,现在对付前区飘球处理的比过去好,没有影响到自己的快攻节奏。当然未来还要在和意大利、巴西的比赛中继续锻炼。对方的前区飘球一旦失灵,就逼她们多发底线球和跳发(对于跳发我们还是比较有办法),增加对方的发球难度和失误率。对于底线发球,我们女排的一传最差也能做到半到位,半到位的球我们能打强攻、立体进攻甚至远网快球。特别是有了王一梅,女排在四号位强攻方面,底气足了很多,也减少了一传半到位球对我们的负面影响。
从对古巴失去的一局看,我们女排目前对“一传精确到位”非常依赖,没有这点,很多战术无法打,一传一旦是“半到位”,冯昆现在一般就是四号位。反观古巴在“一传半到位”的情况下,还能偶然远网打快球。这点我们女排应该学习一下。其实我们的队员是有能力打这种球,就像后攻一样,我们以往不打不是因为不会打,而是没有将后功融入战术体系中。我们完全能吸收远网快攻,小徐有点,刘亚男有滞空,我们二传手的技巧又好于欧美,因此我们有能力打。而远网攻的节奏与我们常用的快攻节奏不同,能造成对方拦网判断失误而取得出奇制胜的效果。
这次非常高兴地看到女排终于较高频率地使用了后排进攻,而且效果相当明显。在北仑的比赛,我们的后攻过于集中在六号位(三号位后排),1号位(2号位后排)这点打得非常少。在北京的比赛中,中国女排的一号位也开始发威。过去欧美冲击我们用的就是1号位后攻,如今我们也以毒攻毒。特别是在一传半到位或防反时起球半到位时,中国女排不再是一味地打四号位强攻,而是主动进行后排进攻并将后攻融入整个进攻体系,这是女排这次在进攻战术方面最大的收获,。唯一的瑕疵是冯昆的传球偶尔有些偏低,造成了几次后排扣球失误或推攻。我们的后攻是典型的战术攻,打速度,所以传球点低些也是必须的,不过要减少失误。未来女排需要更多的打后排进攻,要习惯打后排进攻。连过去对后排进攻不太重视的古巴也开始提高对后攻的运用,我们更应该在后攻的方面想想新点子,走在对手之前。
此外,我们还要注意的就是在后攻的运用方面不能保守,不管场上有利或不利的情况下,都要敢主动组织后攻。未来打后攻如果能打得像打前排快攻一样的自然而然,那我们的整体进攻体系就更加完善,威力更大。还有就是要敢分配球,不要集中一个进攻点,不要为了保险,老打六号位后攻,这一点一旦被看破,最容易被对方拦到。因此要敢于在一号位甚至于像古巴一样在5号位(4号位后排)进攻。另一个可喜的情况,就是看到周苏红也在打后攻,再算上楚金铃,我们就有4位选手可以后排进攻,这大概也是女排历史上第一次有那么多选手能打后排攻。
在蕊蕊受伤后,欧美对我们所具有的较大网上优势被“徐王”的拦网再次打破,两位高妹多次拦死对方的一、二号位进攻,这点尤为难能可贵。不久之前,我们还感叹对欧美的二号位前后排进攻毫无办法,如今高大年轻队员的出现,多少弥补了这个中国女排网上最大的缺口。如果说一传防守是我们的生命线,那成功的拦网就是中国女排冲击冠军的必须法宝。我们女排几乎所有世界冠军的获得,都和有出色拦网有着密切关系。从这点来说,就可以理解为何教练组对赵蕊蕊念念不忘,为何大胆培养小徐。不得不承认的一点,拦网实力和高度有着相当大的关联性,因此,小徐大梅如果能今后稳定发挥,加上老队员的经验,女排冲击冠军的可能性将大增。
不过要指出一点,我们这次比赛是4老2新,而古巴是三老三新,俄罗斯是全新,因此胜负不能说明问题。由于对手上场的新队员比例高,对中国女排的节奏不习惯,因此被我们“欺负”了。但从2008年角度看,对手的提升潜力更大,我们对他们的主力阵容了解也有限。相对而言,我们现在这几个人几乎就是世界锦标赛甚至是奥运的主力阵容了,补上的新队员少,这也或多或少限制了我们的提升空间,而且还过早在对手面前暴露了我们。未来如何安排奇兵,能在场上打对手一个措手不及,是需要教练组好好思考的问题。
前一篇:疯魔80年代大陆的台湾歌手
后一篇:浅谈中国女排未来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