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类: 文学艺术 |
一说到宝玉,离不开警幻仙姑对宝玉“意淫”的评价。宝玉的意淫,就是对所珍爱的人,无论男女,感情纯真、真挚,爱得无条件、不惜一切、奋不顾身,如果情是老虎,那宝玉宁愿以身饲虎。这是宝玉大情圣的体现,是宝玉真正的“意淫”。正因为宝玉这样入骨三分的“意淫”,天生丽质的男男女女都无法抵挡他的魅力,所以宝玉才是情种,就连柳湘莲也不得不在宝玉面前低头,北静王不得不驻步欣赏。而宝玉的这种“意淫”,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只吸引一切世上的纯真美丽,容不得一些藏污纳垢。但也因此,为宝玉未来开悟,种下福田。
如果在世人眼中,宝玉的情爱之行太过分,那在宝玉眼中,柳湘莲言语行止更过分。柳湘莲之所以让人讨厌,就是因为他牛角钻进,目下无尘,极端自私。尤三姐自刎,他突然有所醒悟,羞愧难当,无以回报尤氏,自感在薛蟠等这些本来自己都看不起的人的面前,颜脸扫地,硬把自己逼到了无以立锥的地步,结果无路可走,一回头,“无立足境,方是干净”,就去“觅那清净天和”。
对照蒋玉菡后来对待袭人的温柔宽容,一冷一热,就比较出“情爱”真谛,谁为真情种。蒋玉涵是个有情有意的人,身在人世,出身低贱,天性孤高,生活中能屈能伸,最后终于掌握了自己的命运,找到自己的归宿。感情生活上,他从不妥协,一心追求自己的理想之人。后来没有嫌弃袭人,反而尊敬和理解她的心思,最终两人“别有一番天地”,比翼人间,夫唱妇随。虽然唱小旦,蒋玉菡却有着伟丈夫行为。也就不难理解为何宝玉为了蒋玉菡,宁挨父亲狠打也无悔无怨。但情种之于宝玉,毕竟是他人生修行悟道的历练工具。因此红楼中的男子,唯有蒋玉菡是留在人间真正的情种。
和贾宝玉相比,柳湘莲的出家是心尘未了之举,和宝玉真正地看破红尘轮回,有天壤之别。宝玉有慧根,但为“真色”所累。一旦“色空”的界限打破,慧光普照,圆明之相显现。他的慧根被“色、情”常年浇灌,最后生根发芽,出淤泥而超然物外。所以情关对于修炼,不是坏事,将自己的“私情、色情”一旦放之芸芸众生,就是菩萨觉。宝玉每次对情感的感悟,如从唱戏的蕊官那里悟到“情分各定”,到因为无法调和“兼爱”姐妹之间感情,被薛宝钗一句“赤条条来去无牵挂”而道出“你证我证,心证意证”的灵光一现。所以情爱意淫的养分,培育了宝玉的菩提慧根,时机一至,水到渠成。
而柳湘莲的慧根,则被自己的偏执和边见所埋没,表面好像侠义热肠,其实是自私之举更多。还不如薛蟠来得直率大方。他的每一次出走,每一次回归,对他人的“冷言冷语”,都是这种极端自私的表现。佛、道讲普渡众生,这样自私的人,出家后,如果不能看破偏执,修不成正果。所以柳湘莲的出家,不是好了,是未了之了,像古希腊悲剧中的俄狄浦斯王,是一种自我惩罚,自我放逐。因此他修炼之路,比较宝玉,只能是慢慢渐进。而宝玉则是跨过情关,当下觉悟,更类似禅宗六祖慧能的顿悟。所以不奇怪,书中禅宗的故事和修炼,总在宝玉面前晃来晃去。正如金刚经中所表达的,佛法如舟,到达了彼岸,就应该舍去佛法,弃舟登岸。而宝玉到了要“一把火烧掉”这些佛书的时候,他就真正地开悟成仙,冲破凡关。
从这点来讲,柳湘莲应该在后40回中重新出现,重入情关,逻辑上来讲是很有道理的。连高鄂的后40回中,尤氏尚要在宝玉最后梦中作为重点重现,帮他“斩断情缘”,那“未了”的柳湘莲,更加应该有一笔,才能真正了结自己的红楼之梦。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