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三从一大的训练方法值得改进

(2006-01-10 11:13:36)
分类: 体坛博弈


我对女排一天8小时,一周7天的训练很有意见。我从我的体能健身教练那里学到最主要的一点,就是足够的休息。海外的欧美运动员的训练时间没有那么长的,但效果却很好。我自己也有过这样的经验。

 

为了能提高自己打排球时候的竞技状态,提高自己的身体素质,我决定开始自己进行力量训练。开始想,我要是像美国人他们这样训练(有限时间训练),肯定赶不上他们老外。古话曰笨鸟先飞,觉得只有增加自己的训练时间,才能补自己的先天不足。谁知道,恰恰是我所谓的“以勤补拙”,结果是成了“弄巧成拙”.训练了三个月后,力量稍有提高就停止进步。在比赛中反而出现体力不支的状况,身体力量明显不平衡。弹跳可以,但是扣球力量还是原来那点,拦网能跳起来,却没有滞空时间。由于腰腹力量依然差,开网进攻还是不成,拦网高度有但没有力量,老被对方扣球突破。训练进步虽然有,总体没有太多起色。

 

后来决定咬咬牙,花钱请了当地的一位体能教练来咨询,看看自己在体能方面,还有没有可以提高空间的余地。在做了一系列测试后,他认为完全可以提高。在他的训练下,我的训练次数减到一周4次,同时保证身体各部位的充分休息。营养上减少了淀粉食品,增加高蛋白、纤维、和维生素。3个月后,体力果然突飞猛进。大半年后,我生平第一次发现我可以轻松地一口气做70个俯卧撑(过去只能做15个)。这是过去我做梦都想不到的。

以往我自己的弹跳可以,但上肢力量太差。经过这段训练后,居然卧推能力从60斤达到了170斤(也就是一年左右),弹跳甚至超过我的黄金时代。腰腹力量上升,滞空能力明显提高。调整扣球、后排扣球和跳发球轻而易举。本人当时可是已经33岁了,还能有如此效果。我认为这和科学训练有关。

 

当然我这点东西和女排的大运动量不能相比。但是我觉得,有时候改变一下老式的训练方法套路,可以获得意外的效果。如果我自己的例子不说明问题,还有一个好例,就是姚明。大家看看姚明身体和体能的进步,也不过到美国一年多后,上身肌肉的进步如此快,就知道科学训练的多快好省。姚明力量短期内的提高,说明了我们排球等运动队伍对于力量训练的极度落后!

 

记得老赛林格来中国男排训练,70岁了轻松地卧推70公斤杠铃,而我们的男排队员居然有人推这个重量都觉得难。这里绝对已经不应该是基因的问题了。如果连我这个业余的30多岁的人训练一下都能轻松地卧推85公斤,中国男排的队员没有任何理由做不到。这里还是我们的体能训练有很大的问题,不是人种一句话能够以偏概全。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姚明体能水平的短期提高,证明男排和女排队员只要训练得当,弹跳和力量等身体素质指标,还是有相当的提高潜力。

训练中的心态和观念很重要,如果你认为我就是不如人家,那你就永远无法超越人家。郎平当年刚进国家队,弹跳就是3。05米多一点。要是我们就是死活认定中国人不可能打实力型主攻,那么郎平当年很有可能就被淹没了。袁伟明之所以厉害,就是他看好郎平。结果也就是一年多后,郎平的弹跳达到了327厘米,扣球力量达到60多公斤,成为名副其实的超级主攻。此外,我记得郎平退役后,还在欧洲打球,后来还重回女排,弹跳反而比退役前又高出了几厘米。90年代的女排运动员如殷茵、孙月等,到了海外打球多年,回国参加联赛和全运会,状态依然如此神勇,这里也离不开海外先进体能训练的功劳。

我和国内的几位体育医生聊过,其实三从一大,休息不当,最容易消耗身体素质,那不是练身体,是以身体素质为代价的训练运动员的毅力。这也就不难理解女排在奥运时期的超人心理素质。但这把双刃刀,也可以解释为什么奥运后,女排“7仙女”的心理和身体素质的明显下降。因为那种状态代价太高,运动员的心理和身体能量完全透支。如果还要指望“奥运7仙女”打2008,有点太不现实、太残忍。继续使用三从一大这种训练方法,必然使得中国排球运动员普遍的伤病累累,最后导致的优秀运动员体育生涯明显短于欧美球员。

 

在我们羡慕欧美运动员30、甚至40岁还能保持高水平竞技状态的同时,我们应该想一下,除了人种之外,该好好看看别人的训练手段,改进自己陈旧落后的训练概念、方法、技术装备等。

 

附新浪体育新闻

 
 
周建安摸底发现问题一大堆 对手不可怕自身观念落后(节选)
 
。。。。。。。。。。。
 
队伍观念落后
  
强攻不强,归根到底就是力量训练不到位。这方面邸安和下了不少的力气,可是收效甚微。邸安和说,“塞林格参观中国男排的力量训练时大吃一惊,我们队员蹲杠铃的绝对力量和欧美人差不多,但是在手腕和腰腹的小力量上却远远不如欧美人。”塞林格认为,这种练力量方式不仅落后而且毫无作用。

邸帅也想改变这种现状,可是队员们却不“领情”。由于从小训练,大家都习惯了去蹲杠铃,几天不蹲,队员的膝盖和身体就会有反应,教练不说他们都会偷偷地跑去蹲杠铃加力量。对此邸帅也是无能为力,“观念啊,我们的队员从小就习惯了这种训练方式,想改都改不了。以前汪嘉伟在的时候,他也想改变这种现状,但是基本没有效果。”这句话让周建安颇有同感,“邸导,您说得太对了!”
  
对手并不可怕
  
一直以来,大家都认为中国男排和欧美差距太大,可昨天,邸帅直言不讳,中国男排完全可以与他们抗衡。邸安和告诉周建安,“打欧美队,中国男排不像以前那么害怕了。这些年我们和
意大利交手多次,好几次我们都是以2比3输掉的。包括和巴西打,我们也不落下风。我们的各项技术并不比对方差多少。我们不如对方的地方,就是强攻能力和身体素质。”
。。。。。。。。。。。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