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张雄文
张雄文 新浪个人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36,993
  • 关注人气:1,842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雪峰山的黎明》书评《彩笔绘雪峰》发《湖南工人报》

(2021-03-30 09:52:25)
标签:

文化

分类: 发表作品:报刊杂志与书籍
               《雪峰山的黎明》书评《彩笔绘雪峰》发《湖南工人报》

《雪峰山的黎明》书评《彩笔绘雪峰》发《湖南工人报》

    作家高求忠写的《雪峰山的黎明》书评《彩笔绘雪峰》,发2020年2月5日《湖南工人报》,存谢。

                        彩笔绘雪峰
                    ——读张雄文《雪峰山的黎明》
              来源:新湖南客户端.株洲2021-03-03 08:48:30

读完张雄文的长篇新作《雪峰山的黎明》,我心潮起伏,久久不能平静。

2020年是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小康之年,我们读到了不少这方面的作品,写扶贫干部的报告文学很多,张雄文则重点聚焦在社会力量扶贫上,选题别开生面。有作家说报告文学就是现代社会中取代了史诗形式而履行着史诗职能的文学样式,长篇报告文学《雪峰山的黎明》充分体现了这一点。它讲述了雪峰山区从2014年至2018年间以旅游开发进行扶贫攻坚,使山区贫困老百姓奔赴小康的传奇故事与艰辛历程;刻画了以企业家陈黎明为首的扶贫工作者群像,全景记录了雪峰山区的乡村振兴新模式,紧跟时代步伐,反映百姓生活。

为了写这篇报告文学,作者进行了深入的调查,多次进行实地采访。茫茫雪峰山,路途险峻,很多地方还要走路,但张雄文不畏艰难,与当地农民打成一片,对他们的情况了如指掌,在瑶民家里喝了不少米酒,醉了好多回。

这篇报告文学笔调多变、结构巧妙。本书第一辑《入溆浦余儃佪兮》,引用了屈原的诗句。《流放之地》如一篇优美的文化散文,写屈原在溆浦的时光,使读者眼前一亮。《英雄之山》《贫困之帽》《贫寒之事》,作者继续描绘雪峰山的历史文化,也探索它贫困的根源。第二辑里《高处惠风》《新的号角》开启新的希望。接下来,作者采用了大故事套小故事主要人物带次要人物的方法,讲述一个大故事,其间又穿插了许多小故事次要人物。这一部分是全书的重头戏,陈黎明等人在没有政府大量资金扶持的情况下,想尽办法发展雪峰山旅游,让村民们走出去看世界,更新观念,接受培训,让老百姓依托景区致富,家门口创业、上班,贫困户从不理解不支持到后面的心服口服赞不绝口,雪峰山的花瑶文化民间技艺得到传承和发展,多种产业红红火火……

作者时而定点聚焦,时而散点透视,时而全景扫描,浓墨重彩地书写了雪峰山人如何将“曾经压在他们身上千百年的贫困寸寸焚灼、将过去的清冷、幽寂与蛮荒一点一点驱除而去”。最后,作者展望未来区域联动开发的美好景象,以艾青的名作《黎明的通知》结尾,“趁这夜已快完了/请告诉他们/说他们所等待的就要来了”。这首诗与最开始屈原的“入溆浦余儃佪兮,迷不知吾所如”遥遥呼应,俯仰天地、穿越古今,整本书读下来,节奏有张有弛,有时不紧不慢、娓娓道来,有时气势磅礴慷慨激昂,充满激情和理想的力量。

这篇报告文学作品具有新闻的客观、小说的形象、散文的笔调。作者行万里路,掌握了大量第一手素材,并在书中植入了不少原始新闻报道和其他素材。但它不是资料的简单堆砌,而是将历史与现实,时代社会和个人命运融为一体,以陈黎明为主线,书写雪峰山的脱贫故事,作者以全知视角写出了陈黎明的成长历程和感人事迹,带领读者走入了陈的内心世界。张雄文笔下的陈黎明,既有家国情怀、又有人间烟火味,他把贫困户当作家人一般,山民家无论谁家有红白喜事,他都要千方百计参加。书中出现了不少人物,有陈黎明团队的工作人员,有当地的贫困户、有扶贫干部,作者既写了领头羊,也描摹了群像,详略得当,各有取舍,多角度多侧面多层次进行人物塑造。通过这篇报告文学,陈黎明等人的形象,变得立体丰满、有血有肉。《深夜买牛》生动细致的细节描写、身临其境的环境渲染、一波三折的情节牢牢抓住了读者,吸引着读者,感染着读者。

《雪峰山的黎明》如一部充满诗意和文化气息的电影,有全景中景近景远景大远景特写大特写,镜头时而推远时而拉近,主角配角群演都是本色演出,叙事风格简洁明快,场面调度特色鲜明。作者本人也忍不住参演一把,夹叙夹议,在影片中配上发人深思的旁白。面对重大题材和宏大叙事,张雄文写出了现场感,写出了神韵和风格,虽然有些小地方略有瑕疵,《雪峰山的黎明》不失为一部思想性、文学性和可读性俱佳的报告文学力作。(高求忠)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