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无冕元帅:一个真实的粟裕》再版感言

(2008-08-15 22:33:16)
标签:

军事

文化

分类: 专著(1):无冕元帅

              《无冕元帅:一个真实的粟裕》再版感言

 

                                    张雄文

 

    终于拿到再版书,为纪念淮海战役60周年,人民出版社在扉页题签“谨以此书献给杰出的军事家、战略家粟裕将军百年诞辰”之外,加了“暨淮海战役胜利60周年”一句,甚合我心。

 

    首版的疏漏之处的全部订正,读起来清爽了许多。因此,便有些感慨,再权威的出版社,原来也有疏忽的时候,难怪先前见人家的书籍后记总要说一句:“敬请广大读者和专家批评指正。”

 

    根据总政审核的意思,我将书中凡原为尊者讳提到的“山东野战军主要领导人”,直接改成了“陈毅”,约三十来处。初读军史的人可以不用费劲猜测了。

 

    内容修改最大的应该是第九章,原题为“人民解放军最优秀的将领之一”,根据原军委副主席张震将军的文章,直接写成了“人民解放军‘最优秀的将领’”,算是了却了初版时的遗憾。

 

    粟裕特型演员谢伟才老师给我信说:“祝贺你!你很不简单!你在为好人说话!……”话虽短却充满深情,是一种激荡人心的鼓励。

 

    越来越感觉到,粟裕将军是智慧,是高尚,是五千年中华文化的积淀,是人类的良心和正义!虽然源于政治的原因与当世的浮躁功利,他并不为许多人所知晓。

 

    于右任先生说:“计利当计天下利,求名当求万世名。”如果说粟裕并不纯粹,也有名利思想的话,我想,他实践的或许就是于老先生的这句格言吧。

 

    人生一世,草木一秋,木秀风摧、踽踽独行如粟裕者不可胜数,更不用说我辈凡人,不如意事越发层出不穷。“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能借粟裕之酒,大舒胸中块垒,也算人生一件快事,些许得失成败又何足道哉?!

 

 

    人民出版社:《无冕元帅――一个真实的粟裕》(2008年7月第二版)

                          目  

 

    谨以此书献给杰出的军事家、战略家粟裕将军百年诞辰暨淮海战役胜利60周年

                  

序言

前言  军史的发现与被淡化的名将  

第一章  战绩最大的野战军——华东野战军

一、缩短战争进程的关键,在于歼灭国民党军有生力量。毛泽东说;“国民党的命根是他的军队。”“消灭了他的力量,也就算打倒他了。”

二、非主力部队发展而来的方面军。粟裕说:“我们华东野战军,本来是一支数量不大的军队。”

三、纵横全国主战场。华东: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酣睡。中原;谁想统一中国,谁就要控制中原。

四、屡屡超额完成任务的方面军。四大野战军里歼敌数量最多的一个方面军。毛泽东说:“三野的仗打得好!”

第二章  华东野战军的代表——粟裕

一、当选第三野战军代表团首席代表。第四个为人民英雄纪念碑铲土奠基的人。

二、华东野战军战役指挥员。陈毅说:华东军事指挥主要靠他。

三、华东野战军(三野)代司令员兼代政委。人民解放军将帅中第四个集大方面军党政军最高职务于一身的将领。

四、第三野战军暨华东军区工作的实际主持者。继续担负野战军全面领导责任。

五、选择一个战略区的领导人主要是选择军事指挥员。刘华清、张震:在战役指挥上,粟裕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六、陈毅、粟裕多长时间在一起?郭化若说:由于工作需要,陈、粟之间有分有合,而且分多合少。

第三章  毛泽东为何授予粟裕华野战役指挥权?

一、战役指挥与战役指挥权。粟裕行使华野的战役指挥权,是中共中央做出的不同寻常的组织决定。

二、先内线作战还是立即外线作战?粟裕说:哪里好消灭敌人就在那里打仗!

三、两淮保卫战之争。粟裕建议和恳请山野主力迅速南下参战,“否则淮阴难保”。

四、战略出击方向和出击时机之争。毛泽东深感欣慰:决心在淮北打仗,甚慰!

第四章  华东地区战史,没有粟裕就不成章(上)

一、苏中首战,七战七捷,毛泽东大喜过望:“希望各区仿照办理。”

二、宿北周旋,还是倚重粟裕,毛泽东殷殷叮嘱:“望粟即日北返,部署沭阳作战。”

三、鲁南田猎,继续关注战役的组织指挥,毛泽东询问:“粟及1师是否已至鲁南与你们在一起?”

四、莱芜角逐,“示形于南,击敌于北”。战果之大,在中国战史上是空前的。华野指战员充满信心地说:“再难打的仗,有502指挥,胜利就有把握。”

五、血战孟良崮,以中央突破对付敌人的中央突破。毛泽东对粟裕说:有两个人没想到,一是蒋介石,一是我毛泽东本人。

第五章  华东地区战史,没有粟裕就不成章(下)

一、沙土集鏖兵,粟裕还会指挥敌人。毛泽东传令嘉奖:对于整个南线战局之发展有极大意义!

二、豫东逐鹿,奏响气势恢弘的战争交响乐,志在改变中原战局,毛泽东交代:“粟裕全权指挥。”

三、虎啸泉城,揭开战略决战序幕。毛泽东重申:“全军指挥,由粟裕担负!”

四、百万雄师过大江,围歼逃敌于郎广。张震深有感触:与粟裕同志机断行事的优秀指挥素质分不开。

五、战上海,犹如瓷器店里抓老鼠。周恩来说:“是毛主席亲自交给粟裕同志的任务。”

第六章 淮海战役胜利第一功臣()

一、中原战局形成反复拉锯的僵持状态。战略构想的最早起源:粟裕“子养电”:集中更大兵力打更大规模的歼灭战。

二、一个改变历史进程的重大战略。淮海战役的最初蓝图:粟裕再次建议:集中兵力在中原黄淮地区打大歼灭战。

三、淮海战役名称的由来:粟裕建议:“即进行淮海战役。”——唯一由战区领导人命名的中国命运大决战。

四、从小淮海到大淮海,粟裕再次提出关键性的战略建议:抑留敌人于徐州及其周围,尔后分别削弱与逐渐消灭之。

第七章 淮海战役胜利第一功臣(下)

一、机断专行,提前两天发起战役。徐州“剿总”惊叹:“未料共军行动这样迅速!”悍将黄百韬终于找到了归宿。

 二、钳制、阻击南北两线5个兵团。粟裕主动给刘陈邓再派援兵。黄维的士兵惊呼:共军军装变了!枪声也变了!

三、瓮中之鳖,军政并用。雨雪霏霏,四面楚歌,名将杜聿明束手就擒。

四、毛泽东说:不考虑几百万人的吃饭穿衣,就不是战略家。粟裕将军事上精于筹算的特长发挥在了后勤上。

五、斯大林在记事本上写道:奇迹,真是奇迹!毛泽东平静地说:淮海战役,粟裕同志立了第一功!

第八章  抗美援朝第一司令员人选

一、杜鲁门悍然出兵朝鲜。中国主要战略方向由东南转到东北。毛泽东再次点将粟裕。

二、百战之将终于病倒。周恩来建议:“粟、萧、萧去后,再成立新的边防军司令部。”

三、高岗焦虑:建议指挥部队的统帅早日来东北。毛泽东无奈,粟裕之外,又加林彪为司令员人选。

四、林粟均有病,出兵援朝万分火急!毛泽东说:“我的意见还是请彭老总出马。”

五、“五虎上将”,各有千秋。毛泽东为何青睐粟裕、林彪?

六、一为南线爱将,一为北线爱将,两人毛泽东都曾破例亲自出门迎接过,却为何首选粟裕?

第九章 人民解放军“最优秀的将领”

 一、毛泽东对英国元帅蒙哥马利说:“我的战友中,数粟裕最会打仗。”领袖、战友、敌手眼中的战神。

二、建树战役指挥的众多军史之最。高超的军事才能和不败的记录,在中国战争史上写下了极为精彩的一页。

三、全局性、战略性建议最多的将领。粟裕说:一个指挥员对战略问题有了较深刻的理解,有了清醒的头脑,才能运筹自如地指挥作战。

第十章  丰富和发展毛泽东军事思想

一、游击战的高手。长期的游击战争实践,造就了粟裕高超的游击战指挥艺术。

二、指挥大兵团作战的奇才。迟浩田说:粟裕用兵,无穷如天地,不竭如江河。

三、中国军事科学事业的主要奠基人。粟裕说:“一成不变的军事原则和作战方法是没有的。”

第十一章  在人民军队建设中的独创性贡献

一、没有武装则没有一切。发展强大的野战军。

二、指导部队总结政治工作的三把钥匙,成为华东野战军越打越多、越战越强的重要保证。

三、粟裕建议:统一全国之建军思想,使无地域与界限之分与打破本位主义。人民军队正规化、现代化建设中的独特贡献。

第十二章  毛泽东:粟裕可以领元帅衔

一、元帅军衔授予标准之一:领导战役军团作战、立有卓越功勋的高级将领,授予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军衔。黄炎培说:“粟裕是可以当元帅的。”

二、只争工作、不争职务,只争重担、不争荣誉。毛泽东:解放战争中,谁人不晓得华东粟裕呀?

三、再让元帅。毛泽东对粟裕说:“你是担的大将衔,而干的却是元帅的任务!”

第十三章  三十六年是与非

一、毛泽东激动地说:“我们的英雄回来了!欢迎你,粟裕同志!”曾受毛泽东极信任的方面军级将领之一。

二、调入总部工作,朴实无华的处事和待人原则,显示出不适应的一面。杨尚昆说:“元帅们当时对粟(裕)有些意见。”

三、山雨欲来风满楼。粟裕忍受着屈辱和痛苦,在大小会上作检讨8次,却始终通不过。

四、粟裕:我相信自己几十年的革命实践足够说明自己。战将陶勇感慨地说:粟老总的胸怀,装得下整个海洋啊!

五、艰难而漫漫的申诉之路。不白之冤三十六年后才最终昭雪于天下。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