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师当如粟裕
--一位博友粟裕录像之后的感想
中央台播放《粟裕大将》的记录片,连续看到了粟大将真人讲解战役过程的原始录象镜头,突然一下子感动的不得了。
学习人文科学,能不能跟着一个大师熏染是至关重要的,这两天看粟大将寥寥数语,把当年的杰作讲解的深入浅出,外行有热闹听、内行有门道学,一派大师风范啊。
人生道路上能赶上一个类似这样的大师,就可称无憾了。
我在大学生活的后期才很纱布的意识到,当你努力去听一个人讲的课而还没能听懂的时候,大多数情况不是你不聪明,而是讲课的人自己就没真正搞求懂他讲的东西。
相反,听真正的大家讲知识的时候,一般智力程度的人基本都能充分的理解。
听人家粟总在电视里短短地讲这几分钟,基本都用口头语儿,把一个战役说的透透亮亮的,真是醍醐灌顶,回味无穷。(在这里深刻BS一下我那个搞军事的哥们儿)
还不由感慨他们这种人的成长里程,入手就能跟着懂得在一线如何运用知识“做活儿”的师傅,一边学就要一边打,打过一次理解上就提升一个层次,只要肯悟,这样学三年,绝对胜过寒窗苦、纸上谈兵读十年的水平。
我是学经济的,其实早就感到经济战争中人才成长的道理也是一样的,所以那么多十几岁出来做业务员的人最后能在创业方面成气候。
我们这种大学经济专业毕业的,起步就已经是“劣势”了(况且大学教授里真懂经济学理论的实在不多),必须先放下架子把比人家缺这些摸爬滚打的“课”尽快都补回来,否则肚子里装的这点理论绝对有害无益。
想当年刚上大学,素相当瞧不起这些低级层次的业务啊,社会实践都不愿意去碰这些“业务”一下,后来越往前走越觉得吃亏啊。
去往论坛浏览此文章,参与讨论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