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无冕元帅:一个真实的粟裕》字数的解答
张雄文
有朋友读完《无冕元帅:一个真实的粟裕》后,问:“原来听说是40多万字,正式出版怎么只34万了?”
其实,按出版社的计算法,我起先说的40万还不确切,应为50万字,因为出版社是将空白页也计算在内的。比如,某一章写完,刚好在新的一页占了两行甚至一行,必须另起一页开始下一章。那么这一页空白处全都按正常的字数计算。
或许我每个结论基本上有出处的缘故,总政治部审核我的书稿时,出奇的宽容,除对几个人物建议采取《粟裕传》的处理方法外,其余一概没动。到后来,很多自己采访的内容没用上,并非总政不许,完全是自己先存了畏惧的心理,不敢采用。现在想来,或许是多余的。总政审稿结论说:“作者还有许多东西没有说透”,指的就是这方面了。
总政于2007年5月通过,结论发表在7月的总政审稿简报上,石征先先生的一部书稿也在其中,石老的来头大,因此比我先看到,然后第一个告诉我。
在我兴冲冲等着书正式出版,赶上粟总百年诞辰时,出版社却格外谨慎起来,首先就是认为字数太多,书稿一旦付印,成本就高了,读者买书困难。因此,叫我将目前的50万字删减到30万左右。这一招够狠!我对责编求告说:“总政通过不容易(与我同时送审的被枪毙不少),删减可惜了,能否留着啊?”责编一口回绝,说留着无论如何出版不了。
接下来,我就天天对着书稿删字,删一个心疼一阵,时间就拉得老长了。看看过了百年诞辰,索性就慢下来。好不容易删掉10万,送上去,责编说,不行,少了!一句话叫我晕了好几天。大约这个时候,我就不到论坛灌水了,有人跟着我原先的帖子骂我,我自然也不管。于是,这些人四处说,张某人在某某论坛被骂得满地找牙!渐渐还成了结论。这种自慰功夫,想起来就忍不住大笑。
后来时间紧了,责编说元旦要排版,我只得闭上眼睛狠心删除、合并了几个章节,约10余万字。在电脑上统计下字数,只29万了!心里恨恨说,这回总满意了吧?
送上去,果然责编就笑了,说很好很好。可怜我那些日日夜夜的码字功夫!
随后,便是文字润色和引文校正的日子。不想送上去退回来几个回合,就到了新年的三月,书稿又成了34万字。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