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宠儿
宠儿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30,624
  • 关注人气:9,861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食物做法蕴含的热量危机

(2012-10-09 09:42:37)
标签:

时尚

一提到减肥,人们往往最关注食物的热量,因为热量大的食物,更容易使人发胖。今天我们就谈一下食物中的热量问题,让大家从一个不同寻常的角度来了解一下我们所关心的食物的热量,同时捎带让大家认识一个目前最流行、最时尚的减肥方法----棒点减肥法!边吃边减肥,这可能是很多吃货梦寐以求的事情。通过以下内容,我们将对食物隐含的热量危机有所了解,边吃边减肥,也将不再是痴人说梦。

首先需要给大家普及一个词:棒点值。

相信大家对于“卡路里这个单位一定不陌生,对,就是食物热量的单位。尽管“卡路里”这个热量单位几乎是尽人皆知,但是真正懂的使用和计算的人为数甚少。况且“卡路里”这一单位也仅仅能反应食物的热量。

而棒点值是一个富含信息的数字,这个数字是根据不同食物的能量、总脂肪和膳食纤维的含量通过一定的公式计算而来,每一种食物都有自己的棒点值。在其他营养素含量相同的情况下,膳食纤维含量越高,棒点值越低;总脂肪含量越高,棒点值越高。

留意一下最后一句话:营养素含量相同的情况下,膳食纤维含量越高,棒点值越低;总脂肪含量越高,棒点值越高。这句话什么意思涅?就是说,不但不同的食物都有各自的棒点值,即使是同一种食物,在不同的情况下,棒点值也会不同。咯咯,前面自然是很容易理解的啦,但是同一种食物怎么会出现棒点值的不同涅?这正是慧俪轻体边吃边减肥的关键所在,对我们每天需要摄入的棒点值进行合理预算。

先上图,让大家直观的了解一个问题:棒点值危机,你知道多少?

吃出来的是健康?还是危机?

左右对比的是两份使用相同食材制作的餐品,其关键区别在于,仅仅是餐品烹饪做法稍微做一下调整,其棒点值竟然差距如此之大,让我们不禁大跌眼镜!这个对比图灰常直观的给我们展示出:相同的食材,经过不同的烹饪技法,其棒点值会有天壤之别。

对了,这就是我们今天讨论的关键问题。正如前面所说,生活中我们大部分人关心的只是哪种食物热量高,而很少人去了解烹饪技法的不同会给食材带来不同的棒点值。危机就此显现,就在我们的不知不觉中,经过我们不合适的烹饪手法,我们每天都在透支着我们的棒点预算。

那么,不同的烹饪技法是如何影响食材的棒点值呢?

水果类。因为吃水果在减肥人群中算是颇为推崇。很多人为了方便,喜欢喝纯果汁类饮品。由于其携带方便,口味众多,也有一定营养价值,因此也是一些减肥族用来补充养分的备选品。然而果汁饮品因为其需要有一定的口感及保存期的因素,会添加糖分和添加剂,所以其棒点值就比直接吃水果要高很多。这还是指纯果汁,果味饮料就更别说了,尽量远离。

吃出来的是健康?还是危机?

蔬菜类。蔬菜因为其纤维素含量较高,而普遍热量密度低,所以很受减肥专家推荐。然而,如果我们如果是炒一盘蔬菜,需要用到30克左右的油,但是要凉拌呢?只会用到3-5克的油。这样就很明显了,炒制后的蔬菜和凉拌的蔬菜棒点值会有很大的差距。用清凉的蔬菜来“刷刷胃”,岂不是一举两得之事。

吃出来的是健康?还是危机?

既然要边吃边减肥,那么必然要过过“肉瘾”了。

再来看看肉类制品区别

烤制和炸制。烤制食品因为温度的升高而使内部脂肪溢出,这样其棒点值就会降低。而炸制食品一般在制作时会包浆,那么不但里面的脂肪无法溢出,反而包浆淀粉会增加热量,提高食物的棒点值。所以对于烤制和炸制的食物,首选当然是烤制食物喽。

吃出来的是健康?还是危机?

清炖和调味制。清炖肉品出了不需要添加调味油,而且还可以将炖出浮油捞出,来降低肉品的棒点值。然而调味制品就不同了,除了需要添加调味油,很多菜品需要添加糖,别看这小小一勺子糖,它可能会使菜品的棒点值升高一倍。

吃出来的是健康?还是危机?

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可能我们随便烹制一个菜品或是点一个餐品,已经几乎将我们一天的棒点预算消耗殆尽了。

当然,上面所见仅仅只是一部分,面对如此危机,我们将如何应对呢?

认清高低棒点:通过查询食物数据库,了解不同种类不同烹饪方法下的食物棒点,在点餐的时候遵循先低后高的进食顺序。

正确的估算份量:正确掌握食物份量对棒点值的影响,准确把握我们每天需要摄入的分量。

如果有机会走进慧俪轻体,你会发现,减肥课堂也可以是美食讲堂,这简直对于减肥的人来说有点不可思议。当然,慧俪轻体的减肥理念肯定不单单是这些,当你更深入的了解了慧俪轻体,你就会越来越发现,只要掌握了正确的方法,原来有时候,鱼与熊掌之兼得,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