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教师职业的性质决定了必须要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这就需要教师在工作过程中不断地读书。增强育人的技巧、提高灵活应对课堂生成的本领和掌握丰富的理论知识,都离不开读书。为此,教师多读书,才能不断地促进自己的专业素养与业务能力的提高,学校应当为教师好读书读好书搭建起舞台。
营造氛围,让教师欲读书
制订相应的措施,提供各种阅读书籍,让教师有一种读书、反思、成长的意识,有一种危机感、紧迫感。
一、学校专门设置一间教师阅览室
学校每年为每位教师订购2—3种教育教学刊物,还印发一些好的文章,提供教育教学有关学习资料,每学年购订50多种教育教学期刊,摆放在阅览室里供老师们借阅。
二、 每次寒暑假,学校对教师读书活动进行精心安排
要求每位教师应到学校图书室借1-2本教育专著,回家进行阅读,并要做好读书笔记,开学后安排老师进行读书交流。同时还做好教育专著轮换阅读工作,让更多教师能阅读到经典文章。
三、构建学习共同体
在教研组活动时,围绕一本书,一篇文章交流读书体会;如果是一篇好的文章,可印发给大家,在各自读、思考之后进行交流共享,努力构建“学习共同体”,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四、组织教师网上学习
网络中强大的信息量,教师对网络中一些好的资源进行利用,如优秀的教学设计、课件等,这样既省去了自己设计教案、做课件的时间,又能提高教学效率,何乐而不为呢?教师还可以利用空闲时间上网阅读,不断接受新思想、新理念的熏陶和碰撞,从而更新教育观念。
五、落实读书的常规检查制度
结合教学常规检查,必查教师的读书笔记,教师学习卡记录情况以及学习心得体会等。让教师把读书成为一种习惯,从而有效地提高教师的理论水平与业务能力。
六、积累教师学习资料
学校每学期均要收交每位教师一本读书笔记,收集教学案例至少两篇并附上有价值教学反思,收集一篇教学经验总结或论文。
七、开展“成长最快教师”评选活动
每学年,学校通过教学、教研、阅读等环节的评选,选出本学年通过读书成长最快的教师。
提供平台,让教师能交流
如果每一位教师都能把自己的读书感受分享给其他人,那么每位教师就会在最短的时间里获得最大的书读效益。因此,学校组织了不同形式、不同层面的教师读书交流活动。
一、举办读书交流会
每两周举一次的读书交流会,邀请部分教师,做5分钟的“精彩交流”;还可以推荐好书好文,交流自己的读书感悟。
二、创建网络论坛进行交流
在学校的网站上设置论坛栏目,定期提出一个专题,让教师围绕专题进行研讨与交流。也可以粘贴一些读书笔记,教后反思等与教师进行交流。还鼓励教师建立自己的教育教学博客或QQ群,提供给教师学习与交流空间。
三、学校每学期均要刊出教师读书笔记汇编与教师教育教学论文及案例反思等汇编
在学校网站及时推荐教师优秀的读书笔记与论文,有价值的教学设计、教学案例与反思等,供教师交流与借鉴。
多读书,读好书,应该成为我们每一位教师的追求,应该成为我们的习惯。唯有如此,才能让我们的视野开阔,头脑清醒,从而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与理论水平。
【文在《德育报》2011年6月20日报上发表】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