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中专语文第一册《水调歌头·游泳》教案

(2020-05-05 14:43:22)
标签:

教学

水调歌头·游泳

教学目标:

1、理解诗人改造中国的宏伟理想和不畏困难乐观自信的人生态度。

2、理解词中的想象,培养学生合理想象与联想的能力。

教学重点:

理解诗人改造中国的宏伟理想和不畏困难乐观自信的人生态度。

教学重点:

想象、联想、引用等多种方法的运用。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毛泽东一生酷爱游泳,这是世人皆知的,通过上篇课文《沁园春·长沙》我们知道早在1925年毛泽东就曾多次到长江游泳,“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是他奋勇进取,劈波斩浪的艺术写照。在新中国成立后,他豪情不减,仍十分喜爱到长江游泳。

这首词作于19566月初。当时国内农业、手工业以及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的改造已经胜利完成,社会主义的经济建设在快速发展。各条战线捷报频传,形势十分喜人。毛泽东同志豪情满怀的巡视南方,三次畅游长江,并把这些感受寄寓于这首词中,读后能感受到当时的时代气氛和诗人强烈的感情。

二、阅读课文,扫除字词障碍。

1、指名朗读《沁园春·长沙》,把握重点词语:

              龟蛇               

2、根据预习提示及注释进行自学,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三、研习课文。

1、学生阅读课文,思考:本文所写内容与游泳有什么关系?

明确:本文既写了游泳时的所见,又写了游泳时的所想所感。

2、概括上、下阕的内容。

明确:上阕:写了游泳时的所见所感,抒发横渡长江,与风浪搏斗的豪情。

下阕:描绘治理长江的现实图景和光辉前景,表现了诗人的伟大气魄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上阕和下阕是靠诗人的联想形成一个整体的。

四、归纳主题。

这首词通过畅游长江的所见所感和层层联想,热情赞颂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成就,展示了祖国发展的宏伟蓝图,抒发了迎着大风大浪前进的革命豪情。

五、归纳艺术特色

1、学习、把握词的构思,体会联想和想象的作用。

豪迈的壮举,壮丽的宏图,丰富而奇妙的联想和想象,构成令人神往的超越时空的意境。

由大江奔流联想到历史的发展,想到新的时代、新的事业。

由船只往来、龟蛇静卧、大桥紧张施工想象大桥落成后的雄姿。

由眼前建设进而想象三峡工程。

由日新月异、改天换地的建设事业联想到神话世界的神女,借神女的惊叹来烘托新中国建设事业空前伟大的成就。)

2、巧妙地引用歌谣、古语和神话故事,把古代与当代融为一体,神话世界和现实世界打成一片,创造了一个瑰丽奇幻的艺术境界,令人无限神往。

六、课堂检测:

1、“才饮长沙水,又食武昌鱼”写出了什么?

明确:交待了作者的行踪。

2、“舒”的 含义。

明确:写出境界开阔,视野舒展,心情舒畅。

3、“逝者如斯夫”的意思?

明确:一切都在变化。

4、“飞”的含义。

明确:一是写出了桥的雄姿,二是写出了工程速度的快。

5、“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的作用。

明确: 承上启下

七、理清写作思路:

第一段:行踪--活动--所见所感

第二段:所见(风樯、龟蛇、桥)--所想(水库、神女)

八、默写:

注意易错字词:宏图              

九、布置作业:

完成思考和练习二、三、四。

背诵这首词。

 

板书设计

 

所感 :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

             逝者如斯夫

所见:风樯动,龟蛇静,起宏图。一桥飞架南北

所想:更立西江石壁,截断巫山云雨,高峡出平糊(光辉前景)

          神女应无恙,当惊世界殊

总之:抒发改造长江的伟大气魄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