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777中核科技——一种新材料可用于高效海水提铀
(2014-11-07 12:20:23)
标签:
财经 |
分类: 个股分析 |
科技日报讯,记者近日从哈尔滨工程大学获悉,由该校牵头的"先进海洋材料协同创新中心”"海水提铀纳米功能材料创新团队”研发出了高效"海水提铀”新材料。
通过酯化与聚合反应对某种植物纤维进行表面改性,研发出高吸附容量、高选择性的铀吸附剂,攻克了铀的吸附、脱附与分离纯化一体化的提取技术难题。
据哈尔滨工程大学教授、该项目负责人王君介绍,在模拟海水实验条件下,该吸附剂对铀酰离子的吸附容量高达3毫克/克。其研究成果使从海水中提取铀,向经济化时代迈出重要一步,引发国际关注。
该团队历时4年研究已发表SCI文章20余篇,在海水提铀基础研究方面处于国内领先地位。其研发的铀吸附剂不但可吸附海洋低浓度铀,对核循环中核废液里的高浓度铀的回收同样有作用。
铀是重要核电原料,而我国陆地铀资源匮乏。铀资源的存储量关系到我国核电可持续发展。全球海水中铀总量高达45亿吨,被公认为是核电未来。
但与其他海洋化学资源相比,铀资源浓度更低,结构更复杂,提取难度更高,与铀共存于海水中的还有许多其他离子。因此,用于提取铀的萃取剂或吸附剂必须具有对铀极高的萃取或吸附能力和选择性。经济型制备高效率、高选择性和稳定耐用的提取剂是实现大规模海水提铀的关键。
海洋提铀技术涉及化学、材料、核能、海洋等多学科领域,尤其是需要海洋提取实践经验和分离纯化技术。这些原因使从海水提铀的成本远高于对陆地铀的开采。科技的不断发展使海水提铀成本逐渐降低,使其成为一种很有前景的非常规核燃料供应来源。
中核科技(000777)中核集团旗下A股唯一上市公司
哈尔滨工程大学与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学术交流、技术开发、成果转让、信息交换等方面加强合作.
中核集团有望率先受益该校的"海水提铀”新材料的研发成果.
康得新(002450)、哈尔斯(002615)、新纶科技(002341)、方大炭素(600516)、软控股份(002073)、国瓷材料(300285)
中核科技(000777)、上海机电(600835)、中国一重(601106)、久立特材(002318)、东方锆业(002167)、长江电力(600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