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李股长-
李股长-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66,944
  • 关注人气:6,623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北大之路核心技术研发人员

(2014-09-14 18:15:05)
标签:

军事

分类: 股市论谈
 北大之路核心技术研发人员

北大之路核心技术研发人员情况如下:
1、潘爱华,博士
潘爱华,中国国籍,无境外永久居留权。1984年毕业于湖南医学院(现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获医学学士学位;1989年毕业于中国航天医学工程研究所,获航天医学硕士学位;1991年毕业于北京大学生物系,获得生物化学博士学位。1993年-1996年曾任北京大学生物技术系副主任,1994年至今任北大未名生物工程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厦门北大之路生物工程有限公司董事长,兼任中国医药生物技术协会副理事长,担任国家多个部门和多个领域的顾问专家。从1991年开始担任“863”等国家重点和重大科技项目的负责人,并多次荣获北大、国内及国际重大奖项。
2、张文宇,博士
张文宇,美国籍。毕业于美国纽约州立大学医学院药理学博士,美国华盛顿大学医学院博士后,曾获美国NIH研究基金。擅长临床药理、免疫药理、药效分析等,具有丰富的药物临床研究经验。历任美国葛兰素史克公司临床药学部项目主任,法国赛诺菲亚太中心新药拓展部总监,北大之路副总经理,现任北大之路研发中心主任。
3、何询,高级工程师
何询,中国国籍,无境外永久居留权。清华大学化学工程专业本科,生物化工硕士,新加坡国立大学EMBA,高级工程师。第八届国家药典委员会委员、深圳市第三届科技专家委员会委员、广东生物医药产业技术创新联盟专家委员会副主任、深圳市生命科学与生物技术协会会长。历任深圳科兴公司开发部经理、生产部经理、副总工程师、总经理助理、副总经理、常务副总经理、总经理,山东科兴生物制品有限公司总经理,湖南科兴继蒙制药有限公司总经理,深圳市基因工程药物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主任,现任天津华立达生物工程有限公司总经理。
4、任宏伟,博士
任宏伟,男,中国国籍,1983年毕业于中国医科大学医疗系,获学士学位;1989年毕业于中国医科大学医病理生理专业,获硕士学位;1992年毕业于北京大学生命科学中心,获博士学位。1993年-1998年就读于日本大阪大学药学部,攻读博士研究生。历任辽宁省基础医学研究所实习研究员,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所助理研究员,瑞士日内瓦大学医学部高级访问学者,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副教授,美国得克萨斯大学医学院访问学者,厦门北大之路生物工程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研发中心主任,现任北京未名西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
5、熊玲媛,博士
熊玲媛,女,中国国籍,无境外永久居留权。毕业于厦门大学细胞与分子生物学专业,获博士学位,北京大学博士后。曾任北大之路生产部经理、项目部经理兼研发中心副主任、总经理助理,现任北大之路副总经理。
6、王婉灵,博士
王婉灵,女,中国国籍,无境外永久居留权。毕业于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药理学专业,获博士学位。曾任厦门桂龙医药福建市场经理,北大之路项目部经理、市场医学总监、总经理助理、副总经理,现任北大之路常务副总经理兼董事会秘书。
7、许艺明,博士
许艺明,男,中国国籍,无国外居留权,毕业于北京协和医学院遗传学专业,学历博士。博士期间两次获得优秀研究生,发表SCI论文2篇(其中一篇以共同第一作者身份发表在Nature Genetics杂志),发明专利1项。具有丰富的分子生物学实验技能和蛋白质重组表达研究经验,现任北大之路医学部经理。
8、章永垒,博士
章永垒,男,中国国籍,无国外居留权。毕业于中国农业大学,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博士后。博士期间两次获得校科研成就奖学金,发表SCI论文3篇(其中2篇为第一作者),博士后期间获得创新奖,发明专利1项。具有较丰富的蛋白质重组表达研究经验,现主要负责重组人神经生长因子和重组无痛人神经生长因子项目的开发。
9、阮卡,博士
阮卡,男,中国国籍,无国外居留权。毕业于厦门大学生命科学院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专业。博士期间3次获得国家一等奖学金,发表SCI文章4篇(其中1篇为第一作者)。具有扎实的分子生物学实验技能和较丰富的蛋白互作研究经验,现主要负责重组人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项目的开发。
10、郑宇,博士
郑宇,男,新加坡籍,毕业于新加坡国立大学生命科学系蛋白结构生物学专业。博士期间获得APNMR亚洲及太平洋地区杰出青年科学家奖金,在Nature Methods等SCI期刊上发表文章7篇(其中4篇为第一作者)。曾获得国际生物系统核磁研究会议(ICMRBS)奖学金,新加坡、泰国、马来西亚联合生物学研究生奖学金。连续五年获得新加坡国立大学科研奖学金。具有扎实的生物学理论分析和实验技能。拥有丰富的蛋白质研究经验。现主要负责单抗药物研发项目的上游细胞培养工作
未来的研发方向及模式
1、神经生长因子的深度开发
依托现有研发团队及研发模式,北大之路力图成为神经损伤治疗领域中深入人心的品牌。欧洲脑研究所(European Brain Research Institute, EBRI)由神经生长因子发现者丽塔•莱维•蒙塔尔奇尼(Rita Levi-Montalcini)女士创立,持续进行重组人神经生长因子、无痛神经生长因子以及活性小分子功能类似物的研究开发,基于EBRI在开发中的技术先进性及在神经退行性疾病(如阿尔茨海默氏病)、眼科疾病等治疗中的研究基础,北大之路通过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和技术方案,构建双方在神经生长因子和神经系统疾病研究领域的合作平台,推动第二代神经生长因子药物开发。具体研究方向包括老年性痴呆、勃起功能障碍、骨折、糖尿病周围神经病等新适应症;开发眼用制剂治疗角膜损伤、外用膏剂治疗皮肤损伤、缓释制剂、长效制剂等一系列新剂型,并且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开发无痛人神经生长因子产品以及多肽药物和细胞因子药物等。
2、多肽药物研发
北大之路依托细胞因子及抗体的研发基础,采取自主研发,委托研发的模式进行多肽药物的制剂工艺开发,自主研发多肽结构等重要研发环节,逐步掌握生产技术;委托研发完成药物临床研发等法定报批手续,根据多肽药物开发周期长短、难易程度,分阶段开发,以降低研发风险,加快研发进度。
3、新药高效研发体系建立
借助中国在医药市场、实验及临床研究资源等方面的优势,北大之路正在建立一套完整的新药高效研发体系,通过搭建集资本、人才、高端设备、先进实验室于一体的服务体系,吸引更多的研发项目并进行科学的项目筛选,以此为基础整合世界范围内的新药研发资源,把全球新药研发具有产业化价值的成果转化为北大之路的产品,降低新药研发的费用和缩短研发周期并提高新药研发的效率。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