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狄仁杰的“仁”与“杰”

(2013-12-22 10:22:05)
标签:

狄仁杰

美德

智慧

臣请不知

 

当人被神化之时,也就是被丑化之时,至少是被矮化之时。狄仁杰即此之谓也。

 

清代无名氏小说《武则天四大奇案》,可能是最早描写狄仁杰神手断案的文学作品,据此,荷兰汉学家高罗佩于20世纪40年代在节译和演绎的基础上写了一部《大唐狄公案》,据说还列入了美国芝加哥大学学生必读书目。中国现代的影视文学作品更把狄仁杰的神探形象铺陈得家喻户晓。

 

把狄仁杰当作神探,是既不了解他的“仁”,也不了解他的“杰”。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说:“美德即智慧”,此狄仁杰之谓也。试举一二例。

 

据《旧唐书》卷八十九列传第三十九记载,天授二年(683),狄仁杰当上了宰相(同凤阁鸾台平章事)。九月丁酉这天,女皇武则天问:“卿在汝南时,甚有善政,欲知谮(诬陷)卿者乎?”狄仁杰谢曰:“陛下以臣为过,臣当改之;陛下明臣无过,臣之幸也。臣不知谮者,并为善友,臣请不知。”在听了“臣请不知”四个字后,武则天也是四个字“深加叹异”。                 

 

狄仁杰的这种胸怀被后来的小肚鸡肠者说成“老谋深算”、“老狐狸”。这也难怪,因为他们不知道狄仁杰还有一件“臣请知”的轶事。

 

圣历元年(698),武则天的侄儿武承嗣、武三思多次使人游说太后,请立为太子。武则天犹豫不决。狄仁杰劝说:“立子,则千秋万岁后配食太庙,承继无穷;立侄,则未闻侄为天子而附姑于庙者也。”这一句,正点到武则天的纠结之处。但是武则天却矫情地说:“此朕家事,卿勿预知(谓参与其事并了解内情)。”狄仁杰答道:“王者以四海为家。四海之内,孰非臣妾?何者不为陛下家事!君为元首,臣为股肱,义同一体。况臣位备宰相,岂得不预知乎?”在听了“岂得不预知乎”六个字后,武则天终于感悟,秘密接庐陵王李显回宫,立为皇嗣,唐祚得机维系。

 

“臣请不知”,貌似智慧,实则美德;“岂得不预知乎”,貌似美德,实则智慧。其知与不知,知之至也。谓予不信,谓予不知。诗云——

 

臣请不知臣请知,知直知止谓知之。
人间谁解仁杰意,做到大公亦有私。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