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历史上的两个蔡京

(2013-11-24 19:47:57)
标签:

杂谈

中国历史上有两个名见经传的蔡京,一唐一宋,一贪一清,遗憾的是人们只记得那个宋代误国六贼之一的蔡京,那个书坛四杰之一的蔡京,那个奸相和贪官的蔡京。其实,唐代的那个蔡京更值得记住。

1.

唐蔡京的生卒事迹不祥。我搜索百度的国学引擎,找到了蔡京的诗,但点击作者蔡京,得到的却是宋蔡京的简历。一个清官就这样被一个贪官覆盖了。唐蔡京的诗,也常常被人误植给宋蔡京。这不仅显示了现在的中国人缺水平,还欠公平。

唐蔡京初为僧,后来做了大官的令狐楚特别看好他,劝他出世为学。唐蔡京接受建议,果然以进士上第,官至御史。后被贬澧州刺史,又迁抚州。《全唐诗》里只存了他的三首诗,却足以显示唐蔡京比宋蔡京写得好。你看——

“停桡横水中,举目孤烟外。借问吴溪人,谁家有山卖。”

虽然找不到更多的正史记载,但我们知道,唐代与其同时的李商隐、贾岛、刘得仁、刘禹锡等都为蔡京写过诗。看看李商隐怎么写他——

“白足禅僧思败道,青袍御史拟休官。虽然同是将军客,不敢公然子细看。”

刘禹锡写得更传神——

“耳闻战鼓带经锄,振发声名自里闾。已是世间能赋客,更攻窗下绝编书。朱门达者谁能识,绛帐书生尽不如。”

唐蔡京在当时的威仪神态可见一斑,可见不一般。

这种威仪当然不只因为诗做得好,还因为官也做得好。唐蔡京在抚州作刺史时,建有放生池,颁令禁渔罟(捕鱼的网)。有一个抚州人张顶,乘小船垂钓,被他捉到。张顶写诗道歉,题为《献蔡京》——

“抛却长竿卷却丝,手持蓑笠献新诗。临川太守清如镜,不是渔人下钓时。”

这首诗也编入《全唐诗》,这当然不仅因为诗好,还因为人好,事儿好。对比“清如镜”的刺史,那些包括宋蔡京在内的“混如洞”的贪官污吏,不正常常是“渔人下钓时”吗?

2.

人们不记得唐蔡京却津津乐道宋蔡京,从史上到时下,还有不少人插科打诨地为他翻案,这大概也是中国贪官不绝的一种土壤。

宋蔡京入宋史奸臣传,传曰——

“京天资凶谲,舞智御人,在人主前,颛狙伺为固位计,始终一说,谓当越拘挛之俗,竭四海九州之力以自奉。帝亦知其奸,屡罢屡起,且择与京不合者执政以柅之。京每闻将退免,辄入见祈哀,蒲伏扣头,无复廉耻。”

王夫之作《宋论》,认为蔡京连奸臣也不如,不过是皇帝的弄臣而已。

南宋人叶适曾顶蔡京,说:“宋财赋之入比唐增倍,熙丰以后又增数倍,而蔡京变钞法,以后比熙宁又再倍矣。”其实是,发行大额虛币,取民财于无形;扩大国家专利制度,与商贾争利。国家敛财,朝廷挥霍,此正是他罪大恶极之处。

宋蔡京的诗无法和唐蔡京相比。他有一首“送郝玄明使秦”的题画诗——

“送君不折都门柳,送君不设阳关酒。惟取西陵松树枝,与尔相看岁寒友。”

基本上是顺口溜。宋蔡京的词,也往往词不达意。

至于“苏黄米蔡”之蔡,是蔡京还是蔡襄,这段公案着实无聊,因为“苏黄米蔡”不过是一句街谈巷议而已,与历史评价无关。不过,这倒说明了,我们对蔡京蔡襄书法的认识就如同我们对唐蔡京宋蔡京的认识一样,出现了良知与品味的偏差。

蔡襄是蔡京的堂兄,还教过蔡京写字。苏轼说蔡襄书法“本朝第一”,欧阳修说是“独步当世”。明人张丑虽然认为蔡“其为京无疑矣”,根据却是“君谟在苏、黄前,不应列元章后”。他说:“京笔法姿媚,非君谟可比也。”(《清河书画舫》)同为明人的安世凤替蔡京书名被掩报不平,说:“蔡卞胜于蔡京,蔡京又胜于蔡襄。”(《墨林快事》)这就是典型的无品了。

与蔡襄书法的高古质朴、率性挚真相比(当然这无法比拟),蔡京的姿媚,其实用另一个词来表达更传神,那就是王夫之说的“弄”。

不幸的是,当今中国书画艺术的整体性状,不也可以用这个“弄”字来形容吗?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