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德纲的相声
上周写过一段“郭德纲的价值”,其意在现象,不在相声。现在说说郭德纲的相声。
郭德纲被当作传统相声的守望者,这个传统,岂一个守望了得。郭德纲的本钱好,他的这点本钱,远非曾红或当红的姜昆,侯跃文,冯巩之流所能比。这些人之所以把相声变成杂耍,主要原因就是没有本钱,也不下功夫练本事。但本钱不是一切,有本钱不一定上得了峰巅。
听说,郭德纲是侯跃文的徒弟,委屈了。侯跃文是侯宝林的儿子,冤枉了。侯跃文的活不行,但见识不差。他说,郭德纲现在是小有成绩远非成就。
说得对!
郭德纲唱的比说的好。相声之说学逗唱,说是第一位的。其实不独相声,朗诵比唱歌难,书法比绘画难,最简单往往最困难。郭德纲的段子不够紧,说的有点松。据说,侯宝林去世前,对来看望他的马季说,要注重相声的随机包袱。但随机不是随便,不是随意。这里有境界的高下之分,技巧的优劣之分。
刚才我说,郭德纲的本钱远非姜冯之流所能比,而侯宝林,郭荣启,刘宝瑞,马三立诸位的说功,远非现在的郭德纲所能比。你听听郭德纲的《赌论》,再听听郭荣启的《打牌论》,就知道差距有多大。
郭德纲尚未形成自己的特色。如果说,功夫的差距可以通过时间来解决,特色则是更难更不确定的差距。特色是什么?特色是把缺点变成优点的东西,把弱点变成特点的东西。既要练,又要变。你听,侯雅马哑,郭夸刘侉,各不相同,各臻其美,而郭德纲的段子里还谁都有呢。
在我快写完这篇文章的时候,2006年“我最喜爱的央视春晚节目”获奖名单正式公布。冯巩朱军《跟着媳妇当保姆》被归类为“相声剧”并拿到“戏曲曲艺杂技魔术类”一等奖。这简直是明目张胆丧心病狂地糟践相声。
郭德纲任重道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