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第一高楼”的经济图腾与江湖命运

(2006-06-19 14:02:26)
文/东方愚 南方都市报 2006-6-14

珠海很有“楼缘”。14年前,红极一时的巨人集团掌门人史玉柱决定建设巨人大厦,原计划建38层,最后在政府官员的鼓动下改为54层,这时一个消息传来说广州要盖63层的全国最高的楼,于是史玉柱“为珠海争光”,改为64层,最后又修订为70层。谁也没曾料到,正是这座标志巨人集团丰碑的“全国第一高楼”,不久迅速夭折并最终成了巨人集团轰然倒塌的“助推器”。

14年后的今天,在珠海一掷千金的,是美国金沙集团。初期准备在横琴投资10亿美元,不久又将投资额增至20亿美元,规划中的海边高楼,也从原先的近60层,追增到90层。金沙集团决策层不仅决定将5.8平方公里的项目整体谋划为“保税区”,更有将珠海电影节打造为“亚洲戛纳电影节”的雄心,和将横琴上川岛分别打造为“法国风情岛”和“东方夏威夷”的豪情。

大手笔的投资自然令人欢欣鼓舞,珠海市规划局在第一时间声称横琴项目“在技术上应该没问题”,只是“现在整个横琴的规划包括可控性规划都是广东省牵头”。换句话说,如果珠海在项目审批与开发上自主性更大一些,前景或许比当下预测的还要好。笔者实在不敢相与苟同,暂不说金沙集团的背景如何,珠海近年来定位的多变性,无不折射出其经济发展的情绪化躁性。

上个世纪80年代初,珠海是港澳客人青睐的旅游区,此后不久,珠海修正其定位为“海滨工业商贸城市”,进入90年代,也就是史玉档在珠海咤叱风的年代,珠海又倾力打造“花园式高科技城市”,巨人倒塌后,珠海定位又变为“三基本一中心”,“珠三角中心城市之一”…多次“易姓”的结果,是珠海丧失了产业转移的契机,并给当地经济发展烙下了不少后遗症。

如今伴随“世界第一高楼”在珠海的立项,相来珠海将又要变脸了。这一次,是定位为“国际性大都市”?“世界旅游胜地”?在我看来,这些都是将来的事,当下之要务,是琢磨一下这次是否会重走以往的老路,变来变去,收效甚效,倒是赔了夫人又折兵。史玉柱当年最大的教训,就是把纸上的预期利润,意淫成了实际的收益,并以此为基数进行长远规划。

从企业层面来看,不能忽略了金沙集团在珠海的一枝独大的弊端。虽说一人可以兴邦,一家公司也可以兴城,但若从长远的利益来看,珠海最需要的,是广大中小企业的百家争鸣。其实最近几年,珠海“大企业一感冒,小企业就打喷嚏”的现象已经非常明显,大型集团与中小企间的关联性不强,分工协作的可能性就小,市场经济主体与利益分配就会“断层”,这对珠海城市经济的长远利益的危害是非常之大的。

再说百姓。“世界第一高楼”一砖一瓦没起,媒体已热炒的不亦乐乎。逐利成性的国内外资本可能闻声而东,扑向珠海。暂不说将来珠海是否真的能告别昔日沉痛的历史,眼下珠海房价就可能要马上上涨。要知道,房价上涨容易下跌难,如果有一天珠海又恢复了平静,游资不管赚多赚少撤了就可以完事,可剩下的高房价呢?

“第一高楼”是珠海经济图腾的着力点,但是这一符号之下,珠海要做的功课还相当多;乐观是必要的,但是谨慎一些,总没什么坏处——江湖命运往往就在一念间——左侧是地毯,1毫米的右侧就可能是大铡刀。

新闻背景:
http://www.southcn.com/news/dishi/zhuhai/ttxw/200606130434.htm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