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忽略了“刺猬原则”的上海

(2006-06-13 01:57:39)
分类: 经济痛处
文/东方愚     南风窗本期评刊

“刺猬原则”是美国著名管理学家柯林斯在其著作《从优秀到卓越》中甚为推崇的一个理念—— 狐狸知道很多事情,但刺猬只知道一件大事;狐狸型的人总是同时追求许多不同的目标,把世界看的很复杂,从来不把自己纷繁的思路整合成一个整体的概念或一致的愿景,而刺猬型的人只关注最主要的事,把复杂的世界简化为单一的系统化观念或基本指导原则。

很多时候,简单而专注的办法是最有效的,这便是“刺猬原则”的真谛。然而长期以来,上海经济发展忽略了“刺猬原则”,在GDP疾驰的同时养成了“傍富”的惰性和胡子眉毛一把抓的陋习。面对世博会、磁悬浮、F1国际赛车场的喜不胜收,上海对“大项目”产生了一种路径依赖症,于是不难理解上海当下为何对投资超过500亿元的空客总装线可能落户天津的消息如此敏感。

天下没有永远受宠的大臣。“大项目”不可能总是上海的独家食。问题是,上海在自我觅食过程中再次表现出了“贪婪”的本性——定位于国际金融、贸易、航运和物流中心而现实中却在制造业方面大行其道,并称要建成“国际大都市中制造业最具竞争力的城市”,而后又是大搞“总部经济”“服务业先行”等诸多名目,结果只能是体舍本逐末、得不偿失。前几年开始的包括3M公司、联合利华等国际知名企业在内的外企离沪潮便是佐证之一。

热衷于宏观大计而淡于体恤细节,这便是上海的硬伤。浸淫其中的,仍是丝丝缕缕的政绩主义作风,和浮躁的城市经营理念。风光旖旎的背后如果是因定位模糊而导致的资源配置体外消耗的如涌如潮,驻沪外企的集体性拂袖而去是在所难免的,而本土中小企业更会不堪重负而面临灭顶之灾,整座城市也注定给人留下华而不实的印象。从这一点而言,我觉得空客总装线不垂临上海及制造业流失等现实窘境或许是件“好事”,它或许能逼着上海践行“刺猬原则”。我们期待上海的“刺猬行动”,期待着一个定位鲜明、注重城市与产业格局精细化管理及微观经济主体现实诉求之真正“大上海”的回归。

新闻背景:
上海能否走出“大项目”时代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