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风水风水,谁借你出尽了风头赚足了油水?

(2005-09-29 18:39:22)
分类: 财富伤疤

“风水培训班”开始在国内招生啦!消息一出,各界哗然。关于风水的争论再次硝烟四起,在这一场争论中,论战双方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引经据典、旁征博引。北京大学于希贤教授直言风水的本质是中国古代建筑选址、规划的一种经验性文化。而中国地质大学图书馆原馆长陶世龙拿农村将先人遗骸葬在“风水宝地”为例痛斥风水这种“假借科学之名沉渣泛起的迷信行为”。 (912日,新京报)

 

这样的争论先前就曾有过,但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争到最后不了了之。为什么呢?因为论战两方围绕的核心是“风水是不是迷信”,也就是说,是与不是,只能选择其一。迷信与人的品质挂钩,所以国人特别是高级知识分子都要据理力争一番。在我看来,问题的核心在于“风水的实现手段是否合法”,这样既可淡化风水的道德边界,又能防止借风水圈钱的非法之举。

 

http://www.china-artistcenter.com/Article/UploadFiles/200506/20050605183011920.jpg

 

 “风水”是把双刃剑,你没有办法去完全掌握它,但你可以换种方式避免其“少杀人”。我看到“风水班”的消息后,第一反应是想知道举办方是谁、运作模式怎样,等等。答案是,举办方是中国建筑文化中心——一个民间机构,委托南京大学易学研究所来操作,学员学费每人5800元,“学成”后还能领到证书。我的第二反应是,“风水”更是培训班举办方的“靶子”,一个实现其商业心计的工具而已。

 

不是我不相信民间机构的公信力,只得觉得其负责人宣扬的“该班是为了推广建筑风水文化”着实好笑,学员们参加了十天八天的培训,到底能吸取多少易学精华暂且不说,关键是他领了证书回去之后,就能大行仁义之道——以易学的名义疯狂圈钱,因为他们知道,风水市场财源滚滚——据悉,集起名、调风水等业务于一身的宏名轩主持人巨天中带高级徒弟的收费更高达10万-30万元/年。这到底是一种商业活动还是所谓的“文化推广”?

 

我们在这里争论的喋喋不休,而人家的风水培训班照办不误,真是搞笑。在这里我只想提及辽宁大学民俗学教授乌丙安先生,他早在1985年首先提出了“俗信”的概念,他认为,理性运用,发展比如建筑风水、祈福躲灾等民间传承的原始风俗文化的作法,并不是迷信。注意,前提是“理性”。乌教授的观点其实是一个“度”的问题——“俗信”与“迷信”是对孪生兄弟,而一个人的追随动机决定其真实立场。“风水班”听起来很好,但早已越过了俗信的底线。我们是不是应该少一份为风水“名份”的狂热激辩,多一份民俗文化的理性保卫意识呢?(东方愚9月13日写于青岛浮山公寓,发表于9月20日《民主与法制时报》)

 

  
  作者注:请在下面页面投《财富悲情》一票,http://publish.sina.com.cn/show.php?p_id=6&t_id=559&s_id=0 多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