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自言自语 |
蒋力,是我早期在《音乐生活报》的编辑部主任,在他孜孜不倦的教诲下,才有了我今日微不足道的成绩。除此之外,另一个自由撰稿人侯桂新老师,也给了我很大的帮助,至今,都让我难以忘怀。今天的酒局侯老师未能如约前往,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小小的遗憾。
蒋老师今天送了我一本他刚写的随笔集《书生集》,附送的当然还有我要的签名!这本随笔集是蒋老师出版的第三本个人作品集。第一本纪实文学作品集《变革中的文化潮》时间较早和我无缘相见,他送我的《音乐厅备忘录》是我最喜欢的一本随笔集,很可惜被我的一位好友强行借去,至今未还,令我好生郁闷。
《书生集》记载了他作为一名文化记者、编辑、著名乐评人的成长轨迹,当然散文、文化、戏剧及音乐评论均占有很大比例,文笔少了一份犀利,多了一份温情,但主题明确、思路严谨、文章结构运用合理,洋洋洒洒间将自己的真实想法如水银泻地般流露出来,令读者在不知不觉中被他的情绪所感染,继而进入了他的精神领域。
这本随笔集依然被书商打上“校园文学丛书”系列字样,当然这是出版社的一贯伎俩。但对于蒋老师而言,无疑是一种伤害。这本书应该说是他作为著名古典乐评人心灵轨迹的一种释放,它不仅仅从文化的角度和音乐的角度洞穿了某种社会丑陋现象,也较好地释解了当今某种文化的蕴涵变化。
它是一本不可多得的文化和音乐行业的佳作之一,对于那些喜欢写作的人而言,应该是一本较为难得的教科书,因为它不是时尚产物的佼佼者,也不是靠感情、色情取悦某些具有窥探欲望的知识青年,它只是一本质量颇高、文学理念浓厚的个人日记而已,至少,我是这样认为的。
今晚,李松岩、蒋力老师和我聊了很多,从博客到超女,还有当今音乐圈中的怪现象,聊得不亦乐乎。怀念在一起的快乐时光是不可避免的,当然,从精彩话题中吸取的养分是比自然的,一瓶“大二”下肚,感觉很是不错,并且约好了下次酒局时间。
在我成功怂恿洪晃开博之后,蒋力老师也将于三月加入博客战团,不为别的,只为他的文章让更多人看到,这样也许能够对引领中国的古典音乐潮流有所帮助,这也是我的最终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