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阿修罗古装大片亚瑟王神探蒲松龄战国 |
分类: 释后总结 |
当《流浪地球》《战狼2》都把票房冲击到四五十亿,《红海行动》《我不是药神》《唐人街探案2》也三十多亿后,我们突然发现内地近年卖座古装大片居然屈指可数,最高才是《捉妖记》24亿,而《阿修罗》退档《奇门遁甲》《钟馗伏妖》《投名状》《忠烈杨家将》都赔了钱,目测几十亿资金都是赔掉的。
《刺局》海报
《进京城》海报
而制作精良《狄仁杰3》《影》才6亿出头,《妖猫传》勉强过5亿。由此可见,古装大片已经是举步艰难。这也让今年即将热映《进京城》《刺局》两部古装大片票房,提前捏了一把冷汗。
严格来说,新世纪以来的古装大片热是从李安的《卧虎藏龙》开始的,这部影片虽然在中国内地票房表现一般,但在北美1.25亿美元的赫然成绩却为中国古装大片打开了市场。
随后才有了《英雄》、《十面埋伏》、《无极》等一大批跟风之作,那十年里,简直就是无古装不大片。
当时,虽然也有《天地英雄》、《投名状》、《墨攻》这些赔本惨案诞生,已经为后来古装大片埋下隐患,但那时各大主流影视投资方基本就认准一点——搞古装大片!
其中,李连杰、刘德华、金城武、徐静蕾、郭晓冬等明星大腕主演《投名状》,获得金马奖、金像奖最佳影片,陈可辛曾希望是过2.5亿。但当时第二周碰到了冯小刚的《集结号》,赔得一塌糊涂,最叫人难以置信。
事后,陈可辛坦言,“我觉得我们走在《集结号》前面一个礼拜,口碑又好,没理由后面会输的,或者怎么输都不会输得那么厉害。但确实我们2008年的12月27、28、29、30号,票房每天在掉,而且掉得离谱,完全不正常。”
陈可辛认为自己是轻敌了,“当时我觉得一部拍解放军的电影,老百姓怎么会认呢?还没明星,从头到尾都是脏兮兮,而且看前面的《夜宴》,冯小刚的状态也没多好。我就觉得这部戏一个亿差不多了。但后来我看了《集结号》,觉得很好看,很感动,我都哭了。”
《集结号》的后半部分就是《秋菊打官司》,“《秋菊打官司》当年我也觉得很好看。当我今天知道了张艺谋在主旋律上做的所有的功课,可能就不会觉得《秋菊打官司》那么好看,但当时作为一个香港人,哪里知道大陆的政治,我看《秋菊打官司》觉得很好看。”
陈可辛认为早知道《集结号》是这样的,“我排片就排在它后面,不会排在它前面。当时它和我隔开一个星期,把我的后路抢得都没有了。”
《投名状》最终还要亏一点钱。因为《投名状》的海外销售得不好。陈可辛团队曾总结《英雄》《十面埋伏》,外国人是当《蝙蝠侠》《蜘蛛侠》那种超级英雄片看,里面飞天遁地的打斗让全球人很HIGH,不在乎逻辑,“你看《蝙蝠侠大战超人》狗血吗?咋赚钱,人家观众想看的不是逻辑”。
而《投名状》是古装政治片战争,几个清朝官匪利益集团代表人物的斗争,外国人就跟看蚂蚁打仗一样,无论打得多热闹好看,也不想看。这也解释了姜帝奎导演《太极旗飘扬》IMDB过了8分,为何只在北美过百万,因为题材与表现形式很有问题。
王晶导演也拿梅尔吉布森导演《启示》与《赛德克巴莱》失败为案例,证明这种偏题题材动作大片,根本不能随便碰。
伯乐营销CEO张文伯曾总结《九层妖塔》卖座成功要素,“不仅是题材、IP改编、明星阵容,还要看导演的艺术处理、档期、宣发,所以最后票房是综合的考量。”
他认为《九层妖塔》定位是“解放军打怪兽”,豆瓣分数低,主要那网站上面人不喜欢这片,但对票房最终能过6亿多影响并不大,只是影响到第二第三周后续购票力。
其实也说明《投名状》《忠烈杨家将》《绣春刀2》《天降雄师》等古装片在艺术表现形式上存在各种各样的复杂问题,所以口碑无法发酵到最大程度。
就像杨幂、刘诗诗在《绣春刀》系列被频繁吐槽演技差,《天将雄师》被质疑“飞碟帽”、“歪曲历史”。《投名状》被质疑太苦,歪曲《刺马》典故,所以老百姓都没预期那么喜欢,或者说大家对古装片没那么宽容。
其实总今天专业眼光看《投名状》,以及《墨攻》《大明劫》《绣春刀2》在剧本逻辑性都没那么大的致命问题,但影像艺术表现形式太沉重、脏兮兮、凄惨,包括选材与题目也比较偏僻,所以大众注定接受起来有困难,这也导致《投名状》《墨攻》《杨家将》预期口碑有很大差距。
就拿《大明劫》来说,虽然是口碑在业内较好,豆瓣7.9!但吴又可、孙传庭这样历史人物,普通观众没看过几本历史书的,根本不知道是谁,更别谈去买票。有影迷坦言:“孙传庭又不是超人、美国队长,我干嘛买票?”
加上1800万投资捉襟见肘,拍得比较像电视电影,叙事慢条斯理的,导致很多观众都不感冒。有普通观众甚至扬言:“这片看着不燃!不刺激!谁爱买票啊?”
制片人、编剧谢晓东认为不能拿《大明劫》跟《西游降魔篇》《西游伏妖篇》去比票房,“周星驰多少年才出一个喜剧之王?”
曾有某女性观众N认为《投名状》徐静蕾碰巧救了李连杰,还跟他一起躺床上镜头,如何如何狗血,不可思议。但奇怪是该女生看了《泰囧》《港囧》却乐得跟大傻子一样,大呼:“徐峥往地下一摔死跟头,还老婆强奸,被人扎小弟弟,太好玩了!”
而某软件经理虎哥则认为《港囧》徐峥戴着铁头满地滚满墙撞,那才是无厘头喜剧巅峰状态,想象力十足。反观《投名状》穿着脏兮兮拿着大刀长矛死磕,一点乐不起来,超级不喜欢。
他说“丫媳妇都陪人睡了,丫都被兄弟杀了,他兄弟和媳妇又被三弟杀了,他三弟也得死,太苦大仇深。我坚决不看第二遍,就爱看徐峥这种大秃头,多好玩啊!”
据说虎哥是一线大学的博士后,在外国留过学,学历和专业知识极其高,像他这种CEO成功人士都喜欢看三俗低俗喜剧,更何况那些学历低一月赚几千的屌丝影迷?
某专业影评人S甚至断言:“以中国老百姓欣赏水准与习惯,基本就停留在看徐峥、黄渤、沈腾、王宝强、邓超、大鹏的犯傻白痴的低俗闹剧片上。”
而古装卖座大片记录保持者《捉妖记》同样符合了《港囧》《熊出没》两类电影欣赏与买票习惯。大流量明星云集,魔幻奇幻喜剧走低笑点,还加上那妖怪胡巴造型够萌够好玩,营销多少亿往里一砸,绝对有效。
一位参与《捉妖记》发行的W表示,“只有女人和孩子最爱无理性买票,他们才不管豆瓣、猫眼多少分,不管低俗不低俗,幼俗不幼俗,只要看了能逗乐就去买票,还一遍一遍看。这种人群在哪里,我们都通过开会很多次研究了,如何忽悠他们进影院都有过严格规划,只要营销费够,基本多数全能忽悠进来!”
虽然所谓口碑效应,确实也影响了《捉妖记2》票房,最终仅过20亿,跟上集比有所退步,但放眼华语影坛,有个几个古装大片能过20亿?曾负责过《捉妖记》宣传人W直接不屑一顾说:“我们不管怎么说20亿票房到手了,胡玫导演《进京城》李仁港导演《刺局》弄得了这么高吗?”
而发行人L认为,媒体和领导们总喜欢拿《流浪地球》《红海行动》票房逆袭,证明“内容第一”卖座思路,完全是错误和无知的。
他说“我发行过很多优质小商业片,每部片的营销费都不如《捉妖记》一周花的零头多,所以根本没法操作才惨败。真有几个亿营销费,《捉妖记》那点票房,我买都能买得出!”
一位《忠烈杨家将》宣传人WDW认为,“我们发的剧照都是帅哥穿盔甲打仗啥的,流量和博眼球超低。人家《钟馗》《四大名捕》都是美女激情戏洗浴戏物料,各个不挂网站头条也能很高传播率,我怀疑他们剧本雷是有意为之,瞎加美女激情戏和裸露戏,色情噱头击中人性好奇刺激弱点!”
他认为不是我们不想发这种裸露色情博眼球的物料,而是片子本身就没这种元素。这些创作思路兴许受了《肉蒲团》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