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由红粉笔教育计划发起,雪佛兰和
21世纪经济报道联合出品,
UMG联播传媒承制的公益微电影《大山里的声音》近日在位于北京北三环爱琴海购物中心三层的单向街空间中举行了看片会。观影前,电影出品方细数了请大导演张扬拍摄此微电影的意义,观影后,一些意见领袖、公益活动志愿者也与大家一起分享了此次公益微电影以及公益活动的点点滴滴。但最令我感动万千的还是只有近半小时的微电影《大山里的声音》虽然剧情简简单单,却朴实无华、触动心扉。
张扬导演向来是第六代导演里责任心超强者,其作品《洗澡》《昨天》《飞跃老人院》都凭借动人故事与精致手法,顺利博得青睐。如今他非常大胆地选用真人演员本色出演该微电影《大山里的声音》,则秉承自己在《飞越老人院》人情味和幽默,还效仿影史口碑佳作《放牛班春天》模式,山人乐队小不点去支援边远山区,他成为一名音乐老师,试图挖掘孩子天赋,从日常生活中发现音乐,到寻找乐器、刻苦排练,最终率领孩子们成功进行露天演唱会表演,颇有励志精神。
山人乐队小不点恰当扮演“孩子王”角色,他总是笑脸迎人,身上带有特殊亲和力,就深深吸引住了孩子们的目光。而他极具特色的音乐教育模式,总能激起了孩子们潜藏心底许久的音乐激情。当哥们吉他、口琴演奏绝佳高唱金曲,当小朋友们用家里所有能发声的东西演奏别样音律,当生活的脉动也如音符跳跃般出现在观众心里,《大山里的声音》简直信手捏来N多神来之笔。
本片以素朴平实的镜头再现了藏区孩子受援助受教育的情况,那一张张天真灿烂孩童脸颊,醇美笑靥、质朴纯真,他们眼睛里充满着对知识与音乐的梦想,让人深有感触。而身处深山,条件简陋的教室,还有小不点老师快乐教学,孩子们演奏出最原生态、最醇美、最动听的音乐,仿佛是他们最纯净的呐喊与呼唤。对弱势群体的积极关注,用爱的力量教育了一代又一代边疆人,无疑是《大山里的声音》最想做到的事情。
我国电影市场每年都在过多少亿,但在边远山区很多“祖国的花朵们”则生活在水深火热中,孩子未来如何成为国家栋梁,取决于国家教育与栽培。大山里的孩子迫切的需要关注、帮助。因此,红粉笔教育计划发起,雪佛兰和
21世纪经济报道联合出品,
UMG联播传媒承制的公益微电影《大山里的声音》,不可能是《小时代》《后会无期》那种圈粉丝钱的商业腐朽,不可能随着一阵商业风潮就消失殆尽,本片聚焦了这些山区孩子的教育历程,记录公益支教教师的心路历程,把大山里的声音传向外界,至少能让更多弱势群体与贫穷的孩子得到关注。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