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战警》:强殖装甲难掩反腐良心

标签:
机械战警影评精英部队环太平洋好莱坞 |
分类: 释说欧美 |
不可否认,《战警》改了底特律特警亚历克斯·墨菲被一群人枪毙的设定,新版中汽车爆炸的阴谋诡计,缺少了原著那种悲壮色彩。而塞缪尔·杰克逊扮演的新闻导播,等于一种真人版话外音,增添了编导主观视角,前面不动声色讲述着“机器产品”,结尾激动时突兀喊出“美利坚合众国是最伟大的国家”意淫口号,让我们天朝人总觉得超不爽。而“机械战警”能随便查全球卫星视频资料,骑着那么拉风的酷摩托,居然秒杀敌人都是拿着机关枪匪徒,高潮戏还被两个巨型机器人打得如此狼狈,都不像一部绝对国际A级科幻巨制该有的内容。倘若结尾干掉了新型机器人再多点,多设计出狠一些超级武器,会让影片更为过瘾,但这些都不是致命问题。
重要的是《机械战警》秉承了原著中乌托邦世界里“做人还是做机器”的艰难抉择,美国军火奸商为数亿生意,仅把研制出“机器警察”当成广告形象,漠视了无辜人命,并引导新闻舆论进行赤裸裸炒作。不管你说这是不是老生常谈,是不是炒冷饭,是不是原著玩腻味的,但这都是值得深思的主题!片中,彻底删除了原版《战警》最讨巧女搭档,并新增了孤儿寡母伤痛的这一条线索,因为谁都知道因公殉职的墨菲变成机器英雄,如此刀枪不入、神威凛凛,却从没知道他妻儿如何苦郁。在后半段,《战警》更像一部侦破伦理片。情绪失控的墨菲走向报仇之路,并回到家门口存车处,调出曾经的全球监控录像,逐个视角回顾自己炸死瞬间,娇妻苍白惊恐的脸庞,还有窗中儿子的眼泪,都透出一种惨绝人寰的伤痛。
谁都知道特警是危险的,他们必须要面对各类恐怖匪徒,明枪易躲暗箭难防,时刻都有生命危险。而警匪勾结、高层受贿、暗送情报,同样使无数特警命丧黄泉。柏林金熊奖影片《精英部队》就曾深刻揭露贫民窟中的特警腐败问题,而他到了好莱坞并没放弃这种创作思路。因此《战警》透出强烈反腐情绪,底特律警局看似每个公务都是傲然正气,却私下干着不可告人黑市交易。前面科学家刚说了大口径枪支能击穿机器战警身躯,下一分钟这种信息就传递了悍匪耳中。这种赤裸裸的内幕揭露,绝不是看《钢铁侠3》《钢铁之躯》乱飞乱炸能比的,也不是《新全面回忆》那种纯打得痛快爆米花片能比的。
2014年初,好莱坞大片稍微有些疲软,例如我在看《一触即发》传奇特工莱恩简单收拾了恐怖分子,感觉科斯特纳和克里斯派恩组合明显没用到刀尖上,看《霍比特人2》那只庞大喷火巨龙就知道啰嗦自恋,惊呼就算是“君子动口不动手”,您也不带这样的偷懒吧!相反《战警》开头机器人冰冷枪口对着幼小孩童扫射,却潸然痛心。而一个倒霉透顶的特警,变成了半人半机械异类,身上却满载了好莱坞旧式大片责任。尤其望着他骑着摩托,冲进大厦玻璃,踩着巨型机器人脑袋持枪横扫,还有一种重前看80年代片的过瘾!
本片不合时宜地诞生在IMAX+3D,注定难以创造票房奇迹。说实话,《战警》3D效果同刘德华《风暴》类似,都在局部有立体效果,虽然不像《诸神之战》那样降低观影亮度,技术含量有待提高。它没有彼得·杰克逊那种“神级”视觉大师导演,人家炒冷饭《霍比特人》系列,剧情闷成那样,打斗乏力要命,BUG多成那样,都有一群粉丝乱吹神作。在这个浮躁商业时代里,若泽·帕迪里亚导演不是郭敬明、王子鸣、孙健君、大卫·耶斯,人家能随便忽悠忽悠,就轻易赚几亿票房。所以有BUG的《机械战警》北美票房并不如预期是事实,但做人做机器抉择,孤儿寡母伤痛无奈,警匪勾结腐败黑幕,奸商导媒体舆论的政治讽刺,都让它那么讨我喜欢。一直在想,为什么总听说《战警》盔甲改成了黑色?最后才回归正统的银色?因为洁白无瑕颜色,才象征着一种温情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