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子》:破碎的家庭,生活与代价!

标签:
评赛观赛父子影评港片郭富城亲情金马奖金像奖娱乐 |
分类: 释说中片 |
"你为什么让我偷东西?我不敢去,你偏要让我去……”
--《父子》精彩台词
同许多文艺片相仿,本片依旧以小朋友阿宝为视角,而他坐在父亲的自行车后,一手拿着风车,另一手紧抱亲人,其内心则像普通小孩子一样,就想有个温馨太平的家。可惜事与愿违,母亲阿莲终于选择了出走。她的原因很简单,同居男友周长胜恶习烂赌,根本没法过。可当阿宝找回了父亲,后者挽留心爱女子的唯一办法,竟是揽腰抱住,赖死着说爱对方,绝不放手... 望至此,若说《父子》在怜悯周长胜的痴情,到不如说是对阿莲身处遭遇而叹息无奈,或者我们可干脆喊出句大白话:“都这德行了,叫家吗?”
相比不够仗义的母亲,整件事的缔造者父亲周长胜责任更重,他或许起了有个“长胜”的名字,但沾上烂赌,任凭口中所说“会做一手好菜 ”,生活中仍不能长胜,相必谭家明起名之深意,正是如此。父亲的女友走了,他带着孩子并无半丝的悔恨,甚至在离开曾住的房子后,还 “进取”地勾搭上个妖艳美女,说他又想再爱一场?算了吧!那不过是他找个妞,满足下自己的男性需求罢了。或许林熙蕾扮的女子举止细节里,透出对郭富城扮演父亲有几分爱意,但谁心里不明白两位这么下去,同样很难长久....
《父子》最值得争议的既是父亲周长胜,亦同样是挂着偶像派名字的郭富城先生,似乎他好久没演啥好片,瞬间连庄金马影帝,欠缺说服力。当然笔者亦认为《三岔口》故事完败,可郭先生在倒车坠下失魂落魄的神情,仍被小小感动了。回到《父子》咱也还要赞郭天王一句“有突破”,因为郭先生再不是《浪漫风暴》《三岔口》中的那种纯粹理想化的坚持者,当然不是说他更潦道更落魄便是突破,周长胜始终想当个好丈夫好父亲,但关键时每每因自己恶习而放弃,其内心有微妙挣扎,但人又永远随波逐流,他可恨吗?可恨!他值得同情吗?再换种角度,他以前美满三口之家都完蛋了,可怜啊!说别的无用,要得就是郭先生演出这种不争气的感觉,他做到了。
同样《父子》里蹒跚走在夜色里的周长胜,不曾想过逼迫孩子去偷盗的结果,便是以前对自己百依百顺的儿子,居然在少教所发狂地咬下了老爸的耳朵。若说狗急了跳墙,祖国的花朵被您当家长这么摧残,这便是代价!当然成人后的阿宝,再次望见许久未见的父亲,瞧到他与别的女人组成新家庭,再联想起从前种种情景,开放式的结局,足见谭家明并不想把故事写绝,毕竟生活还是要继续,就算再怎么歇菜,也得需要点希望。
06年与07年的金马与金像奖上,《父子》遭遇了众多对手(《霍元甲》《放.逐》《黑社会2》《满城尽带黄金甲》《诡丝》《疯狂的石头》《如果.爱》),大家可以清楚发现这些片里有武侠、有枪战、有黑帮、有宫廷、有恐怖、有喜剧、有歌舞。至于评判这些片质量,各入花眼,不做比较。但有点仍要注意,《父子》的对手都离普通人的平常生活太远了,而那些人或事,相当难在身边找到点点滴滴,有时甚至只能凭空推断那些故事的真伪,似有隔膜。
至于《父子》,我今天还不认为它是经典佳作,它确实不能算感人,它也确实不在写父子情,它虽没欧洲、台湾片那么过度自恋,也真确实有点闷点,三三两两的人物,也确实格局小气点。可同许多小朋友一样,《父子》阿宝仅想图个幸福生活,可不料父亲烂赌,母亲离去,自己又被逼偷窃,好端端一个家彻底破碎。若再谈父亲是罪魁祸首,生活还是难改变,阿宝父母的教育,仍是完败。前面说了,生活里种种选择同样有得必有失,市井草根社会里许多生存状态,其实就是同《父子》那样无奈,这部片子或许不精彩,或许不够感人,但它胜在很生活很坦然很尽力,所以我依旧选择挺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