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苔》:并不成熟的市井温情

标签:
跟着火炬看中国影评港片余文乐樊少皇青苔金像奖情感娱乐 |
分类: 释说中片 |
个人对郭子健导演印象平平,他处女作《野.良犬》虽受些好评,温情处理在新晋导演中亦算讲究,可故事编排随处可见为主角悲剧的生硬设计,摄影与剪接亦风格尽量摆怪,所以视效相对不舒服,即便我非常讨厌《跟踪》结尾窝囊烂钩子,《跟踪》金像奖新晋导演胜《野.良犬》亦认为是情理之中,因《野.良犬》整体处理太过做作。08年港片依旧沉寂,郭导演则打造出《青苔》,继续着前作路线,杀手+小孩+黑帮内部争斗+温情,总体效果比《野》片成熟,但细节处理仍差强人意,大体情节通顺点,可观而已。
大概与编剧司徒锦源缘故,本片故事里依旧有些像银河作品,遭遇杀手袭击未死的小混混警察(余文乐扮演),乞丐模样的杀手(樊少皇扮演)劫走了岁数不大小女孩,外加江湖的黑吃黑,三个逃亡的劫匪,《青苔》早布下大网,几条线索,人物有关联,关键时起冲突,又附加了点打斗与感情戏,总体节奏把握相对明快,尚能吸引人看完。
细节编排处理上,《青苔》仍有前作《野.良犬》故事刻意之通病,杀手劫走小姑娘,仅因对方给过他饭,自己在慌乱中想找个伴,真要按正常逻辑,不禁推敲。而满身肮脏,乞丐扮像的樊少皇虽演得愣头,乱乱长发遮盖脸部,因此人物成功逃避细腻表演,面部表情并不多,演得凑合。
余文乐与冼色丽起初有点爱情戏,可没过多久后者重伤昏迷,余先生相当多时间陪其左右,也令情节推进变慢,最终余先生只能演出一个莽撞的小混混警察,角色差点立体。他那个早前卧底过的身份,还有身处在黑白两道间尴尬,并未彻底写得透彻。后来大反派差遣人来杀人灭口,亦类似《杀破狼》般只拿着刀,不带手枪,等着对方激战取得胜利,纯为了打而打。
稍叫人满意乃樊少皇与史雪儿间的温情处理,当然杀手与小女孩,太易联想起那部经典的《杀手雷昂》,而小姑娘与乞丐杀手相处,二人日久生情,亦还老套。但小女孩月经出问题,杀手带着她去小门诊看病,又与男主角追踪与反追踪,动作细节处理凑合,观影还勾得起精神。而杀手那段所谓“青苔”的台词,亦着劲想把人物往市斤好人方面刻画,毕竟听着还有那么点感触。还有男主角发觉整件黑吃黑真相,查出另有隐情,故事(类似《暗花》)奇峰突起,意想不到。
但男主角成功寻到杀手,《青苔》则顿时蹦出几方人马混战,又有三个匪徒杀来,简直还是学《非常突然》《PTU》老套路,对港片娴熟者看来,并没有新意。而身中子弹,又重创倒地的樊少皇,居然能在关键时刻起身救小女孩,又明显发觉编导们在刻意营造非正常环境,有点太没辙了。另外邵音音与曾志伟的配角,虽出场不多,仍见点老戏骨风采。
摄影师柯星沛此回光打得偏暗,依旧(类似《狗咬狗》)追求市井贫民效果,导致视效太过阴暗,许多纯为了脏而脏的画面,还有少量晃动,估计难叫所有观众喜欢。个人不太适应乃许伟杰的剪接,虽许多镜头换得频率够快,动作处理画面亦有点凌厉,可镜头总生硬愣切,显得凌乱,容易视觉疲劳,不甚舒服。泰迪罗宾与韦启良的配乐,有些追求怪异,又有些追求温情,总体规规矩矩。
新晋导演郭子健的两部新片《野.良犬》与《青苔》见得着野心,亦略瞧着新意,但总处处差那么点成熟与老道,剧本与视效的打磨,亦会令两部作品,难有大成。当然有佳句无佳章的《青苔》比起前作在进步,相对众多粗糙混钱之作而言,还算正常,瞧之并无大碍,要求低点兴趣会有点惊喜,属于一部能及格的小警匪港片。
樊少皇的造型还有本片视效相信会吓跑不少观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