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蝴蝶效应》:生命中不可承受之轻

(2007-05-23 15:53:36)
分类: 释说欧美
《蝴蝶效应》:生命中不可承受之轻
 这天家中,母亲无意回过头,惊呆发现心爱的儿子手握利刀,神态诡异!儿子则忘记了发生什么,就如他记不清放在箱中的爆竹,还有女友变态父亲的小黑屋,甚至那个在神经病院为何抓疯的生父........
孩子名叫埃文·泰瑞博(艾什顿·库奇饰),他幼年起往往会忘记太多问题之关键,所以他尽可能在日记写下经过,可孰知问题背后,早早隐藏着无数孽债。以至成年后,爱愈深,恨愈切,哪怕尽心竭力不断挽回,他仍晃若步入无间地狱,终究逃不出宿命之折磨。
 

随着年龄增大,对奇幻灵异题材,笔者兴趣渐淡,一则题材多少玩得故弄玄虚,观之觉假,二则银幕上的狰狞鬼怪,太难寻得共鸣,可几年前一日下午,无意观望《蝴蝶效应》,却瞬间颇感窒息。

 

镜头下那个叫埃文·泰瑞博的帅哥,他曾有过青梅竹马的女友,而浑沌的童年阴影,却使他时刻在命运岔口处徘徊不定。长成大人的埃文,依旧深爱女友,可向她询问伤心往事,反换来后者惨死之噩耗。

 

孰知年少时的过失,一点一滴,日积月累,印发灾祸。迎合了开篇字幕本意“远古时的蝴蝶挥动了下翅膀,而今之世界则电闪雷鸣"。到这里,故事留给男主角一个看似机会的"补偿"。

对了!就是那本搁在床下的笔记,打开去读,时间倒流,改变从前寻得新生。别看几千万投资的中等制作,一次次穿越时光,经著名摄影师马修.拉内蒂的非常规镜头调度,如手持镜头,倾斜拍摄,场景画面刹那间缤纷闪烁。而好莱坞日益完善的电脑特技,亦将周围时空疾速切换。错乱的剪接,略有花哨,可呈现出光阴流逝、斗转星移,到极有效,同时间接把握着埃文的心情和感受。

仔细想来,念念日记便可时光倒流,绝对荒拗奇谈,也令编导有了随便拼凑情节之良机。可作为科幻娱乐片的《蝴蝶效应》,虽怪异离奇,编导们却把主线定位于人物,给观众的不仅单纯的奇幻噱头,而借埃文幼年后患的荼毒恶果,令人物命运变得莫测而痛心,亦勾得观众渐渐去窥探那"阴影"背后之前因后果。
 《蝴蝶效应》:生命中不可承受之轻
好莱坞新星艾什顿.库奇,或许新闻里太多他与戴米.莫尔的伴大姐式绯闻,以至人们往往关注他多在银幕下。而《蝴蝶效应》中的他,本质尚算奶油小生,可从埃文长发披肩、满脸胡茬的豪放形象,再到开篇他四处躲避,恐慌而悲痛的无助神情,又宣告着库奇同学的努力。当然努力与获取正果,并非等号,可为进取留下的辛酸,视而不见?又岂是常人之理。


《蝴蝶效应》此刻则对男主角实施连串残忍报复,闹得想改变从前得到解脱的埃文,始终再劫难逃。他每次读书穿梭时空,捡起过爆竹,诅骂过变态,还咨询过疯父,他每次小心翼翼、竭尽所能去挽救“昔日”,可回到现实呢?有时则闹得好友消沉积冤,有时则闹得女友轮落风尘,有时则闹得母亲病重不起,而埃文自己也进过监狱,还变做过残疾,仍然一无所获,面目全非。

 

《蝴蝶效应》令我想起那部《罗生门》,其实前者有些后者的奇幻变异的移植,"一样的人物,各种迥异的结局,最后直奔主题"之结构,做为奇幻类作品,《蝴蝶效应》已稍变新颖,当然错综复杂时空之旅,可能会叫部分观众摸不清头脑,但作为一种探索,值得肯定。个人觉得任何影片结构与拍摄技巧,皆需以故事为蓝本,故事精彩,塑造好人物,引发思考,才为最佳。

而对于编剧出身的埃里克·布雷斯和J·麦凯伊·格鲁伯来说,先前的《死神来了》虽备受推崇,可那莫名的连环死亡,还有那些匠气编凑的灵异杀人,抛开噱头,人物空洞,而人类面对死亡的无助,也谈之太浅,难算上成力作。而故事多少显得离奇的《蝴蝶效应》,反到显出两位编导的日益成熟。本片的最大成功不在于奇,而在于塑造出一个可欲而不可求的悲情形象,埃文的遭遇引观众同情之时,也客观述说着人类在时间面前的藐小与无助。

 

描写穿越时间的奇幻片众多,可以前编导们总出于商业目的就算从前不可改变,亦往往在结尾意淫式地给予曙光,因此《回到未来》中的少年,为父母、自己还有博士找回了挚爱与生命;因此《大话西游》的至尊宝得不到白晶晶与紫霞,却出来夕阳武士抱得美人归;因此《时间刑警》的尚格云顿,再次在歹徒面前早有了防备;因此《时空线索》非叫已死的男女主角,换个时间再度相爱;
因此《时间机器》给男主角安排了新天地与新女友......
因此《无限复活》中的郑伊健可以在赌场与自我间找回救赎.....

 

而在《蝴蝶效应》中,编导们则彻底放弃了希望,它不断虚拟的灾祸,就算最后一刻,也未曾改变。在本片,"时光一去不返"之说得到了最大限度地夸大,而埃文煞费苦心的补偿,反成了缥缈云烟,最使人痛心的还在于一些看似简单,又看似不经心的小祸端,带来的恶果,永远荼毒无穷!其

实这编造的故事,乍看挺假,可细想来,现实中多少未来的悲痛,是否乃前日无意埋下的祸种呢?
未来真能用“过去”来弥补吗?《蝴蝶效应》的回答持否定观!

 

兴许导演版结尾,埃文童年离开女友,未来二人的街头相遇,更显浪漫温顺。可望到剧场版结局,反绝望而心碎,颇为震撼。男主角返回娘胎,切断脐带式的自尽,闪回当年母亲述说的那句"在你之前,我有过几个婴儿,却一个也没成功产下"话语,则更似一个轮回式的悲哀,猜想那些婴孩是否有过埃文同样式的痛不欲生,不得而知。此时,《蝴蝶效应》面对着过去存在之隐患,做了一个消极而又确实的答复,也正是埃文舍生取义的缘由,若不想日后祸及池鱼,不如一切从未发生........

 

PS:看完本片,网上一查,找到张《蝴蝶效应》的海报,或许我对极端而不乐观主义的作品,总觉得别扭。故看此图,反觉宽慰,而对埃文来说,冷色调海报里埃文与女友的长相厮守,正乃他生命之不可承受之轻!

 

《蝴蝶效应》:生命中不可承受之轻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